□本报记者董文胜通讯员范建昌文/图
己亥末、庚子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面对这场没有退路的“遭遇战”,封丘县城关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党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迅速行动、果断出击,科学部署、共抗疫情,为封丘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1月26日,封丘县城关镇连夜召开党政班子紧急会议,部署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对辖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通报,并动员全体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发扬忘我精神,积极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来。
镇党委书记胡秀江、镇长柳利民亲临一线指导各村加快防控工作落实速度。各村迅速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开展。
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城关镇党委、政府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和全体党员、群众,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毫无畏惧的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担当。料峭的春日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滚烫的党徽熠熠闪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城关镇一大批党员身先士卒,带领群众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也有妻儿老小,父母亲人也需要照顾,但是他们却将群众的安危看得高于一切,在抗击疫情中,他们就是群众的靠山,他们用忠诚和信仰为群众筑起安全的生命线。
为全力做好辖区疫情防控,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城关镇党委按照“五有”标准(有临时党组织标识、有党旗、有党员先锋岗、有袖标、有工作机制和党员服务记录),对辖区21个居民小区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镇班子成员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镇机关党员干部、小区物业公司党员任临时党支部委员。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场党员高举右拳,面向党旗郑重宣誓,切实带头履职尽责、率先垂范、发挥作用,把红色堡垒筑牢在抗疫斗争最前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为党员佩戴党徽、召开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支部会议、研究防控措施、一批批优秀党员先后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凝聚在临时党支部周围,用责任和担当为群众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临时党支部的成立,把更多的党员凝聚在一起。一个临时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有组织在,关键岗位有党员在,用实际行动传递党的声音,践行共产党人的誓言,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主动负责、奋勇当先,以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西街村退役军人雷宏志常说的一句话。雷宏志于1999年12月入伍,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光荣退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雷宏志积极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1月26日,雷宏志像往常一样翻弄着手机,忽然村微信群一条信息引起他的注意:“各位村民,因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蔓延,我村决定设立卡点,愿意做志愿者的请报名。”雷宏志不假思索,第一时间向党支部提出请求,并声明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熟悉这方面知识,希望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月30日上午,据西街村边胡同的村民反映,有一名来历不明人员居住在边胡同北头一间出租房内。雷宏志当即向村委会申请,要求入户排查。得到村委会许可后,立马穿上防护服进入出租房,经过仔细排查确定无人在此居住,消除了群众的恐慌。
像雷宏志一样,城关镇每一名党员都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他们的优良作风;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冲锋在前、决战决胜,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隔离点连续34天的默默坚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随着封丘县城关镇党委、政府的一声号令,全镇986名镇、村党员干部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的团聚,第一时间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他们逐家逐户排查返乡人员信息,耐心细致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风雪无阻轮流在服务点值班值守……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们毫无怨言,只为守护群众的一片安宁。
在这些党员干部中,有这样15名同志,在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承担起集中隔离点看守工作的重任。连续34天他们坚守在前线,忠于职守,日夜奋战,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抵御疫情的坚实屏障。
1月31日,接到任务,顾不上吃一顿晚饭,刘敏、任正学、薛宝敏、王国顺、翟泽安、汪凯、王俊峰、焦健、王卫党、卢国建、朱济宁、张恒、马志磊、赵利斌、冯山坡15名同志先后投入到辖区3个集中隔离点工作。没有誓师大会、没有请战书,也没有豪言壮语,甚至没有携带换洗的衣服,他们便义无反顾投身集中隔离点的看守工作,他们将命令看作责任,用行动表达了战胜疫情的决心。
隔离点前后共隔离40余人次,最多同时隔离27人,包括封丘县被确诊的5例病人,全都在此隔离点进行隔离。每当有新接收的隔离人员时,他们时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但第二天早上仍然早早起床,迎接新一天的战斗。34天816个小时48960分钟2937600秒,每一分每一秒,他们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因为一秒的疏忽,就可能会对封丘县80余万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面对从未涉及的领域和躁动不安的隔离人员,他们既是防护员,又是心理疏导员,还是服务员,全心全意当起了“全能管家”。面对被隔离人员的急躁情绪和被隔离时的恐惧,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心理安抚到生活起居,从为被隔离人员购买日常所需用品,到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甚至贴身衣物他们都精心选购,只为让隔离人员多一分安心、少一分躁动。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连续的几场降雪,似乎要把严冬永远地留下。为了斩断疫情传播途径,所有取暖设备停止运行。眼看隔离人员衣着简单、被褥单薄,这15名同志担心影响到他们夜晚休息,便主动把自己的被子让给隔离人员,自己却靠睡觉时多穿件衣服,把棉袄盖在薄薄的被子上进行保暖。北风萧萧、天寒地冻,被隔离人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然入睡,而他们却躺在冰冷的床上蜷缩成一团。
这15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5岁,他们身为儿女,也已为人父母,有着自己温馨的家庭。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只说是工作保密,一个多月与家人分离,只为阻断病毒的传播。多少次他们不敢进家,只能远远地看着嬉闹的儿女,在家门口换好衣服就又匆匆地回到工作岗位。集中隔离人员中有已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有极大感染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被感染,每次接触到隔离人员,他们不得不一次次把酒精喷洒在自己的手上,寒冬时节,以至于自己的双手都被冻裂。当结束一天的忙碌,耳边传来家人温馨的手机铃声,他们满口回应着“挺好”,眼圈却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眼眶也被泪水所浸满。
他们也曾害怕,也曾心力交瘁,却从未想过放弃。他们忍受着与家人的分别,却把真心献给了每一个隔离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消除隔离人员的躁动、恐慌。“舍小家为大家”,一句平常的话语,却在他们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15名同志以始终如一的坚守、默默无闻的奉献、无所畏惧的意志,彰显着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妇联群团志愿者的抗疫奉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城关镇妇联、共青团及志愿者积极响应防控号召,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正确面对疫情、坚定必胜信心,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疫情防控宣传队伍中有她们的身影,在卡点执勤的队伍里有她们的身影,在管控巡逻的队伍里也有她们的身影,在重点人员监护的队伍里还有她们的身影。
城关镇太多太多的巾帼英雄,她们用一颗颗爱心凝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暖流。
面对疫情,众志成城。城关镇妇女积极投入到疫情防疫一线,在宣传引导、人员排查、卡点职守等各个岗位,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与担当。
团旗飘扬,团旗周围凝聚着青春的力量。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一声声“我报名”“我参加”的呼声不绝于耳,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火速成立、一拨拨捐款捐物源源不断,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用青春热血守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青春洋溢的共青团员坚守在卡点一线,只为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他们总是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2月6日一场大雪覆盖封丘县大地,是他们第一个冲到一线铲雪除冰保障道路通行。他们积极捐款捐物,用点点爱心凝聚抗击疫情强大力量。他们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用青春和热情扛起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面对疫情肆虐,城关镇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挺身而出为群众筑起抵御的高墙。当党委、政府号召在家中躲避的时候,这群人却穿上红马甲,忙碌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为疫情防控四处奔走,只为扛起身上那分沉甸甸的责任和全体群众的一分信任,只为用爱心托起梦想,用爱心放飞梦想,用爱心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他们是城关镇的志愿者!
在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志愿者却放弃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毅然决然走出家门,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他们日夜坚守在道路卡点,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灭菌消毒、登记信息,无怨无悔地站在一线最前方,守护着身后的一片安宁。
城关镇的志愿者,在别人都为自己和家人抢购物资的时候,他们却选择卡点执勤、捐款捐物、隔离防控等方式抗击疫情,以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彰显自己的家国情怀。
群防群治的群众基石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城关镇人民无私、踊跃的爱心捐赠,承载着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对战胜疫情的殷殷重托。有了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的坚强后盾。
1月28日,封丘县铁盛金银花有限公司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西关村村民岳铁功,向城关镇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了500罐金银花,帮助一线人员增强身体抵抗力。岳铁功说:“作为一个普通村民,我不会说漂亮话,希望自己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一分微薄之力。”
这是一个开始,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城关镇各个乡村、各个街道办、各个企事业单位,各个村民和居民,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西关村村民岳超魁向镇政府捐赠现金5000元和价值7000元的金银花,西街村村民、衡家金银花购销站负责人衡德强向封丘县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0万元的双黄连口服液。
为抗击疫情,大东关东起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子刚捐款1万元;大东关党支部副书记李红波捐款5000元;村民贾相文捐款5000元;南范庄村村民士王民、王利、王彦鹏、王敬宇捐款5000元;南街村村民王晓堆、王晓磊兄弟2人捐赠食品2件,捐款5000元;南范庄村党员张文彦捐款3000元;大东关村民范高升捐款3000元。捐助2000元的村民有张胜、曹建波、李红民、范国强、范国玺、范子光、王双鹏、王平、王随印、王玉栋、郭春海、刘建峰,刘建坡、封建新以及吕祥云、吕书臣父子和刘海涛、刘海民兄弟等。全镇群众人人参与,人人献爱心,大家量力而行,捐款1000元、数百元的群众有五六十人。此外,酒精、口罩、棉衣、艾绒、帐篷、消毒液、喷雾器、防护服、保温杯等各种防护用品,牛奶、面包、汤圆、鸡蛋、大米、面粉、鲜肉、水果、卷尖、方便面、火腿肠、花生油、核桃露、矿泉水、八宝粥等各种食品和饮料一箱箱、一袋袋、一件件先后捐赠到抗疫一线。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每天清晨6点,南范庄村各卡点总会闪现一个身影。在寒冷的冬季,这个身影吃力地蹬着自行车,车上带的是送给十几名卡点人员的热气腾腾的早餐。不管天冷路滑,风雪无阻。她就是城关镇普通的人民教师秦素芳。
几十个人的饭菜,谁也不知道她要忙多久。几十双碗筷,谁也不知道她要细心刷多久。病毒肆虐,大爱无疆。她用自己的默默奉献,支撑着战疫一线人员的信心。
秦素芳就是一个缩影,城关镇的群众,人人都是秦素芳,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战胜疫情的决心;用自己的朴实行为,描绘了众志成城的动人画卷。
疫情考验着城关镇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关镇来说,疫情防控战既是一次大战、又是一次大考,镇党委、政府在大战中践行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从疫情防控到医疗物资、生活用品供给,再到复工复产复学,统筹协调,周全细致,带领全镇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并肩,凝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决战决胜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人民战争,为封丘县人民交出了一份经得起考验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