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书武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市一中教师赵鸿涛第三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年来,她每次带到会上的建议都与教育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教师,赵鸿涛知道河南的高中生学得有多苦,想考取“985”“211”大学有多难,更知道高中老师付出了多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赵鸿涛建议国家帮助、支持河南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外省重点院校特别是“985”“211”院校在河南的招生规模。同时,希望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能够在河南建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改变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没有部属高校的窘境,增加河南的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2年前,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启动走班教学模式。赵鸿涛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与区域人口相适应的教育布局。
近些年来,社会上发生一些未成年人被伤害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在赵鸿涛看来,这些多由父母对未成年人监护缺失造成。她认为,未成年人保护的起点在家庭,不管是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还是中小学生,父母和家庭是他们的第一道保护屏障。此外,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这些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及、实施和监管任重道远。她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入手,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