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5月15日 星期

汇聚榜样力量


□本报记者翟京元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

无论是革命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我们在榜样的引领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这个庚子年的疫情防控战中,那些逆行者,一线坚守者,担当奉献者,就是我们的榜样。

他们是退休的老党员,位卑未敢忘忧国,捐款捐物助力抗疫;他们是有担当的企业家,家国同梦映初心,不计得失方得始终;他们是普通党员,哪里需要哪有我,危急时刻勇担当。正是这些可敬的人,汇聚成无穷的力量,托举着成功的希望。

行动胜于言语,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

部门有行动

这是一场全民战疫,既需要果断的决策,又需要充分的物资保障,更需要各个部门的行动合力。

病毒是狡猾的,需要我们的“硬核”应对。疫情发生之初,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导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市委办公室对内做好疫情防控,对外统筹协调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全力督办落实领导批示、会议决定,成立督导组对全市市直单位开展专项督导。

我们看到,市纪委监委行动起来,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联合组成6个督

察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督察督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市委宣传部注重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市委政法委开展执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市直工委机关号召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在前、行在先,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高效服务措施,市金融局、人行指导金融单位发放惠企贷款,市工信局精准施策全力帮扶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等等。部门有合力,战疫更有力。全市机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为取得今天疫情防控战略性成果起到关键作用。

在此过程中,全市上下部门协同,勇于担当,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3月份,市委组织部对市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食品工业科、市公安局胜利分局等全市37名公务员集体进行表彰。

疫情防控离不开科普宣传。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应急科普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充分发挥应急科普主力军的作用,视疫情为命令,以科普为己任,用科学引导带动群众正确应对、科学防控、增强信心。

4月份,在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的表彰名单中,市科协、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市心理卫生学会、河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新乡医学院二附院7家单位获先进集体称号,周俊、侯兰锋、刘小先、吴静漪、袁宇获先进个人称号。

在表彰之外,不同行业、单位参与疫情防控的热情持续高涨,我们在报纸的慈善光荣榜上可以看到,爱心单位的名单越来越长,更新的频次越来越密。这些名单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必胜的信心。

榜样有感召

国运即家运。疫情发生后,深深牵动着一位老人的心。

他就是98岁高龄、市委号召学习的榜样——申六兴。农历正月初十,在疫情防控逐渐吃紧阶段,申六兴老人拿出5万元交给了党组织,说的话句句深情:“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能到抗击疫情一线去,但我想为国家尽一分绵薄之力。”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涛这样感谢老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您这样的共产党员,这场疫情阻击战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党旗是召唤。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今年74岁的张庆连,一直在为肆虐的疫情焦急和难过。2月初的一个早上,他悄悄来到获嘉县太山镇北小庄村疫情防控卡点,把省吃俭用的1000元钱交到值守村干部手中。

“年龄大了,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出一把力。”张庆连、申六兴所说的话,代表着全市离退休老人的共同心声,他们在不同地点,

以不同方式,助力全市抗疫工作。

“小麦之父”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教授茹振钢,疫情初期在外工作,委托助手专程赶到市红十字会,代表他和爱人原连庄,先后捐款1.3万元。

一颗滚烫心,满腔为人民。疫情发生后,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第一时间为市区多家医院送去急需的物资和生活用品,并通过市文明办捐款1万元,向市妇联捐款1万元,向卫滨区和南桥办事处捐款捐物2万余元。

把疫情当成检验初心的试金石,在基层也有着广泛共鸣。

卫滨区铁西街道办事处中南社区91岁老党员王占元,把准备给孙子的200元压岁钱,捐给社区所在办事处;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王学周,是一名普通的工薪族,他的母亲正在住院时,捐出了积攒多时的2万元现金。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这样忠诚?

是当初党旗下喊出的铮铮誓言,是党的教育下国有难必担当的拳拳红心。社区干部由衷地感动着,有这么多好党员好群众在后方鼎力支持,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战胜。

党员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响应。

平时勤俭节约的广场舞大妈,不仅对健身热情如火,而且在关键时刻展现本色。全市几十支队伍的数百名广场舞爱好者,主动捐款3.4万余元,通过市体育总会捐给市红十字会。

爱心面前不分年龄,小小少年有担当。全市多个青少年运动员和体育机构行动起来,捐款3万余元,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大学毕业生牛一峰,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40万元全部捐赠用于疫情防控,受到母校师生的赞扬,更得到市红十字会的感谢。

疫情面前,“中国好人”原阳县的冷中

玉坚决不做旁观者,与当地群众板彦辉共同出资,开上自家货车,为武汉送去了12吨急需蔬菜。

辉县市南寨镇北流村爱心少年元钰婷、元钰航、元钰翔姐弟三人将600元压岁钱捐给了防疫卡点值班人员。这份特殊的温暖,感动着村干部和一线值班人员。

原阳县靳堂乡包北村村民郭旭阳捐助2万元抗疫资金,只因感动于大街上忙碌着的红马甲。延津县小潭乡王魏庄村委会主任魏新勇,挨家挨户免费送鸡蛋、送蔬菜。不同的为民服务,相同的抗疫担当。

5月7日,河南省文明办发布全省疫情防控“身边好人”名单,新乡11名先进个人上榜,他们的名字是万通、王丽静、王国胜、卢新河、买世蕊、李同良、李军良、李德平、冷中玉、崔俊伟、程栋。

涓涓细流汇成河。正是在榜样的感召下,无数普通党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才让国家决策落实有力,防控更加有效。

企业有担当

没有国家安定,就没有企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同样检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中国好人——诚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志军,在重大事情面前从不缺席。看到倡议书的第二天,他便把500万元汇到市红十字会账户。之后,他又在集团内部发动捐款,党员和普通职工迅速掀起捐款热潮。

大事难事见担当。在河南孟电集团,仅仅用了两个小时,集团208名党员便将20万元特殊党费交给组织,孟电集团累计捐款捐物680多万元。集团董事长范海涛表态,如果有需要,孟电将不遗余力,继续全力支持。

人民需要我的时候不能缺席!大年初五,带着对医护人员逆向而行的感动和对亿万人民生命健康的担忧,春江集团向市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定向建设新乡太公山医院,做好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准备。

“90后”大学生创业者董欣,拿出数年生意积累500万元,并发动代理商捐款170万元,诠释着新一代年青人的胸怀和担当。“钱没了可以再赚,国家有难不能袖手旁观”,她的心声正在汇聚成中国最有希望的磅礴力量。

驼人集团捐助1400万元防控物资,绝味食品捐助1000万元、和悦食品捐助700万元、亚都集团捐助500万元、科隆集团捐助200万元、省二建捐助100万元、瑞德路

业捐助55万元、河南寿酒集团捐助50万元……一个个企业行动起来,一笔笔捐款纷至沓来,全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众多中小微企业加入捐赠队伍,奏响了全民抗疫的牧野最强音。

雪中送炭暖人心。在疫情一线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凤泉区华东制管、七化和东方商贸等爱心企业把一辆崭新的救护车缓缓驶进凤泉区大块镇卫生院,不仅填补了该卫生院没有救护车的空白,还缓解了日常输送医疗物资和药品的迫切需求。

金融系统在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在全民抗疫中积极行动。建行新乡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新乡分行、广发银行新乡分行、农商行系统、中原银行新乡分

行、工商银行新乡分行等金融单位,克服困难购买防控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抗疫防控一线,缓解了基层所需。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在榜样的带动下,更多的力量被动员起来,全市商务系统、非公组织、民间团体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捐资捐物,用实际行动助力抗疫,其中涌现出来的事迹,件件让人钦佩、感动。

花开牧野,城市律动。今天,工厂的车间里机器隆隆,学校的教室里书声琅琅,热闹的商场里人流涌动,广阔的田野里麦浪滚滚。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此时的生活更须珍惜。让我们不负春光,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