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4月28日 星期
我市农村宅基地改革
唤醒「沉睡」资源
激活「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胡殿芳

行走在获嘉县史庄镇邓庄村街头,一片片小果园、小花园不时跃入眼帘,错落有致,让静谧的村庄充满生机。

这些小果园、小花园都曾经是闲置民宅,村集体腾退盘活,既美化了环境,也满足了群众生活需要,更为村集体腾出建设用地指标,一举多得。

“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上市交易,也可以充分利用发展集体经济,惠及民生,所以,宅基地改革能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在农村五项重点改革中最有含金量,对于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作用巨大。”说起农村宅基地改革,负责这项工作的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克永侃侃而谈。去年11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短短半年时间,全市29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腾退宅基地14927宗5200亩。

“一户多宅”腾退从公平开始

邓庄村的邓聚峰有两个儿子、两处宅院,按以前村里的老规矩,这样并不过分。但他的两个儿子均在外地工作,回来居住几无可能。去年11月,邓聚峰自愿无偿捐出一个宅院。如今,他的老宅成为村文化广场的一部分,自家院里那棵2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也成为村文化广场最吸引人的景观。

“人家不要钱都退了,村集体给我们适当补偿,再不退就说不过去了。”邓聚峰的做法在村里引起不小震动,加上村干部耐心劝说,目前,该村共腾退闲置宅基地125宗,收回土地47.5亩,腾退率达85.6%。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闲置宅基地越来越多,可是,多数农民并不情愿把闲置的宅基地上交。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市)、区根据各自情况出台了相应政策,以“一户一宅”作为基本原则,实行有偿腾退,党员干部带头。

随着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强力推进,全市29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村已腾退宅基地14927宗5200亩,为清理“多占地”、破解农村无偿多占宅基地乱象探索出一些经验。

出租、合作、入股、联营从闲置到盘活

如果说,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破解了

土地资源利用的瓶颈,那么,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则为土地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腾退的闲置宅基地怎样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让农民、集体都获益?试点村纷纷进行了探索。

润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在获嘉县中和镇落地,正是借助村里腾退闲置宅基地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其1100万菌棒的年生产能力,可以带动附近东小吴、东街和小官庄3个香菇种植基地发展壮大,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村集体收入实现大幅度增加。

位庄乡马营桥村把学校、供销社和农户自愿有偿退出的58处宅基地、25亩建设用地全部纳入村集体资源包,通过群众入股方式,打造以农家乐、民宿为主的“南太行旅游中转站”,马营桥村的旅游价值逐渐凸显。

在各试点村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继续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入股、联营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花园、果园、菜园、游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一户多宅”、超面积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宅基地拆旧复垦指标收储制度,重点保障县域产业和城镇用地需求,符合条件的指标可直接入市交易,为宅基地改革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我市曾为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探索提供了新乡实践,又先后承担“三块地”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创造了“长垣模式”和“获嘉样板”,加上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带来的政策利好,成为我市宅基地改革的有力抓手。

“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是我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红线,在此框架内,各试点县(市)、区坚持政策灵活、因村制宜,公开透明、发扬民主的原则,由县乡制订规划,办法交给村里,村“两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宅基地腾退标准。

深化改革,离不开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的发挥,宅基地改革更是如此。采访中记者发现,“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党员带头、村民代表带头、机关干部带头”在农村宅基地改革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宅基地改革,改的是观念和体制,抓的是腾退和盘活,要的是公平和发展。长垣市探索建立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退出和农民建房有序、合规、安全的管理制度,入市土地成交总金额5.17亿元,村集体收益2.16亿元,农民收益2.59亿元。获嘉县已腾退“一户多宅”和超面积宅基地834宗343亩,回收各类耕地和建设用地6300余亩,既回收了“多占地”,理清了集体资源,又倡树了公平正义的良好村风民风。

关注农村五项重点改革

(二)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