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4月27日 星期

“大沙窝”的蜕变


□本报记者宗斌

微风拂白杨,目之所及一片绿意盎然的勃发景象,不远处,太行山的巍峨姿态尽收眼底。

4月26日,站在村北大堤的燕乐生态游园项目建设现场,辉县市赵固乡大沙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玉琴提起眼前的这片“绿”,滔滔不绝:“大沙窝有种植护村林的传统,从20世纪90年代起从未间断,如今已经种了三四茬儿,种树不仅抵御风沙、美化环境,村民也得到了实惠,没人不支持……”

大沙窝村为啥偏爱种树?72岁的村民郭金洋感慨颇多:“过去,村里到处都是沙土堆,一刮风迷得睁不开眼,把路都能盖住,路上的沙土能有一拃厚。”郭金洋伸开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个手势。张玉琴接过话:“村里老人说,沙窝村村民一年要吃个石磙。”更甚者,村民挖了沙然后卖掉,曾一度是大沙窝人的“致富”途径。

但是,比起短暂的“有钱赚”,黄沙带来的苦更刻骨铭心,大沙窝人渴望绿色,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是祖祖辈辈的希望。

苦则思变。借助土地整理项目,大沙窝村3000多亩沙土地经过平整变成耕地,种上了小麦和花生,加上原有的耕地,2200多口人的大沙窝村现在拥有7000余亩的耕地,富足的土地滋养着大沙窝人。

绿化家园的步伐又快且稳:通过村民小组分包“林业片”的方式鼓励群众参与种树,目前,大沙窝村护村林杨树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共5万余棵。2019年,村东、村南300亩的国储林项目实施,栽植的油松、国槐、紫荆、樱桃等树种有2.4万株。不久前,按照赵固乡党委、政府对“花果进村”的工作部署,大沙窝村南北4条路全部栽上了果树……

黄沙管住了,绿意浓了,大沙窝人有了新的思索。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国土绿化项目建设,大沙窝村聚焦生态廊道建设,让生态文明的清风吹进大沙窝村,燕乐生态游园项目应运而生。

“赵固的燕乐文化和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在此出土的燕乐射猎图刻纹铜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设生态游园是打造生态文明的一步棋。”曾任乡林业站站长的汪佑河说,2018年,燕乐生态游园项目由县、乡政府统一谋划,2019年年底开始建设,总投资296万元,建成后将形成集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廊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者看到,处于收尾阶段的生态游园雏形初显。1000米长的文化长廊,被燕乐文化艺术墙分割成一宽一窄两条小道。道路两侧,雪松、桂花、百日红等千余株果树、林木相映成趣,几十种健身器材贯穿其中,雅致的景观对比昔日的“大沙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5岁的村民孟建新一直在施工工地“看场”,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骄傲地说:“现在种的这些树,别说护住村子了,连整个赵固乡都能护得住!”

经过数十年的苦干,大沙窝人迎来新机遇。村北100米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大沙窝村打算借此发展观光旅游;到八里沟景区要经过大沙窝村,游客玩累了,可以到这里小憩,享受采摘的乐趣,民宿和采摘园将是很好的发展方向;村子西北角,距离约两三里地的万亩洪洲湖项目已经开始动工,“背靠大树”的大沙窝村正筹备着新的计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以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为抓手,建设富裕、美丽、绿色新赵固,推进现代林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赵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常现军这样说。

漫步生态游园,汪佑河的思绪随风飘荡,“若栽满蔷薇花,必能引来城里的姑娘小伙儿,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从小生在大沙窝村、长在大沙窝村的他坚信,在庚子年的初夏,生态游园完工时,一定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新希望。

建设秀美乡村,大沙窝人心怀更大更远的梦想。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