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农历大年初二,他们顶着凛冽的寒风,驰援武汉;春暖花开时,他们圆满完成神圣使命,挥别江城,重返原来的工作岗位。
他们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名医护人员,更是沧海横流中涌现的27名当代英雄。
“收治患者231人,其中重症和危症患者131人,治愈出院213人,治愈率92%,出院患者回访满意率100%。”是27名当代英雄在60多天的武汉战疫的捷报。
“战疫中,10位共产党员带领17位非党员无畏冲锋,战果赫赫,医疗队员还实现零感染;凯旋时,27名当代英雄只有新老共产党员之分,因为17位非党员已经火线入党。”新医一附院援鄂医疗队让鲜红的党旗在武汉战役一线高高飘扬。
捷报和成果的背后,是新医一附院党委的支持,是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率先垂范,是家人亲切关怀的激励,是27位英雄的情感升华、负重前行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
新医一附院27位英雄援鄂的60多个日日夜夜,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27位英雄的武汉战疫报告,更是记录他们弘扬新医一附院“仁心仁术,博济惠民”医道心迹的珍贵资料。为此,《新乡日报·卫生健康周刊》从今天起,开设《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位英雄武汉战疫报告》,以飨读者。
崔俊伟,男,汉族,38岁,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呼吸专业副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一深夜,崔俊伟正在值班,得知医院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疫情,他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有序组织下,由呼吸、感染和重症等专
业的27名队员火速集结,逆向而行,驰援武汉。
大年初二上午出征前,医院迅速筹集防护物资、药品和生活用品,并为队员紧急进行感控培训。
“当医院党委领导为我们佩戴党徽的刹那,当我作为队长接受队旗的瞬间,当听到党委书记赵国安‘一个都不能少、早日凯旋’的嘱托时,都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力量。”回想起出征仪式上的场景,崔俊伟至今记忆犹新,心潮澎湃。
在武汉抗疫一线,崔俊伟和队友们接管了武汉第四医院的3个病区、111张床位,持续接诊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第二天上午,大家进行了相关培训,下午熟悉医院环境,晚上由医院专门医疗队配备的感染管理专家为大家进行穿脱防护服训练,逐一过关,而且很多女同志为了防控需要,剪去了蓄留已久的心爱长发,“不妆艳已绝,无风花自香。青丝三千丈,寸寸写华芳”。
医院党委为医疗队10名党员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一个个不惧艰险、挺身而出,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党支部书记,崔俊伟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队员在第一线接受教育、经受考验、磨砺成长,并时刻关注队员的思想动态、人身安全和工作状况,每周组织党员上党课,不定期与队员谈心谈话。工作中,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是党员,我先上”“危险的活儿交给我”。医疗队其他17名非党员同志受到感召,全都手写入党申请书,提出“抗击疫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逆风而行”,经过组织培养、考察和批准,17位同志全部火线入党。
援鄂期间,医疗队时刻将“打胜仗,零感染”作为首要目标,对每位疑似病例严格甄别筛查,确保无错诊、无漏诊。对于确诊患者,详细制订“一人
一策”诊疗方案,全力做好疾病治疗和心理辅助治疗。每天无论多晚,崔俊伟都组织队员学习国家最新诊疗规范,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提升最佳工作方案。元宵节,大家还为患者送去了汤圆,鼓励他们勇敢地和病魔作斗争,被患者称为“过命的亲人”。
“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中,医疗队时刻都在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崔俊伟带领大家在防护服上写着“有事找党员”的标语,并画上鲜红的五星,在增加自己责任感的同时,也使患者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坚强的战场也需要温柔的后盾,通过医疗队的共同努力,让江城人民深切体会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懂你懂我”的医患和谐关系。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伍中,还有8名队员是90后,都是
有担当、敢作为的90后。在花一样的年纪,在疫情面前,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深入一线,挑起历史的使命、负起职业的责任,勇敢地奔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捍卫人们的健康,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两个月来,这支队伍共收治患者231人,重症和危重症131人,治愈出院213人,并且实现队员零感染。4月8日,武汉重启。所有医疗队员由衷地开心和兴奋,因为大家都为之奋战过,已建立了“过命的交情”。
“世界加油!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崔俊伟表示,这次援鄂任务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后他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当好生命健康的守护者,用责任和担当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新医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