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4月24日 星期

浅谈数学发展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陈慧娜 新乡市第十八中学校

摘要:由于以往应试教育及升学的压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而对于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使得学生思维能力越来越低,逐渐变为学习的机器。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发展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运用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变这种“塞给结论、抛进题海”的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发展史、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一、数学发展史融入初中数学的意义

1.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将数学发展史融入初中数学可以使教师对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教学时可以很好地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和“学”,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适当引入数学发展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方程时,可以引入“鸡兔同笼问题”;在讲最短路程时,可以引入“将军饮马问题”等。

3.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很多人误认为数学是一成不变的,数学学习只需将公式死记硬背下

来就可以了。通过将数学发展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在不断发展中变化的。比如:在讲正负数时,引入数学发展史;人们为了记数、排序产生出1、2、3……;由表示“没有”“空位”等产生了数字0,后来由于分物、测量产生分数等,让学生学习到系统的数学知识,并且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通过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及中国古代关于数学的著作,可以将数学发展史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讲正负数时,通过讲述《九章算术》中关于负数相关的记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著》中有关正负数的记载,证明中国人使用负数在世界上是首创,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数学在古代数学中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如何将数学发展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

1.运用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数学发展史,讲述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概率时,可以用下面的小故事来引入:概率论起源于赌博。据传,意大利的业余数学家卡当就曾热衷于赌博,试图研究赌博不输的方法。卡当曾参加过这样一次赌博:把

两个骰子掷出去,以每个骰子朝上的点数之和作为赌的内容,那么你认为卡当把赌注下在几点最有利呢?并说明理由。通过让学生思考如何帮赌徒卡当下赌注,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2.运用方法比较融入数学发展史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新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将结论硬塞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讲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对这个结论进行证明,然后讲述一些相关的证明方法。比如:毕达哥拉斯证法、赵爽弦图的证法、茄菲尔德的证法等。学生通过对历史上不同证明方法地探究与比较,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数学名题进行教学

将数学发展史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讲方程时,可以引入“鸡兔同笼”的数学名题,学生通过思考结合所学内容发现原来可以用解方程的思路来解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数学发展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数学发展史的知识欠缺很多教师对数学发展史了解甚少,并且获得数学发展史的渠道非常

狭窄,只能在网上查找或者从课本上获得,所以在讲课时很难将数学发展史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甚至为了引入而引入,显得十分牵强。

2.数学发展史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欠缺

虽然课改后教材中数学发展史的内容逐渐增多,但主要是以数学家简介、注释或者阅读与思考的方式呈现,这样很难引起教师及学生的重视。

将数学发展史融入初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如何高效地引入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汪晓勤,韩祥临编著.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8-49、61-76.

[2]王振辉,汪晓勤.数学史如何融入中学数学教材[J],数学通报,2003,(9):18-21.

[3]汪雪莲.浅谈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中下,2018

(10):00120-00120.

[4]刘青.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

2017(5):145.

[5]秦瑜.浅谈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J].法制博览,2015(36):43+42.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