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编者按在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决定在4月20日至26日组织开展以“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局的统一部署,为全面展示我市自2013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丰硕成就,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特刊此专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意见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河南省人民政府也先后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河南省专利奖励办法》等系列重要文件,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新乡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实施知识产权量质双提升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程和商标品牌发展工程,全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为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市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和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城市,中国(新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中心、中国(新乡)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平台先后获批建设。市知识产权局多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安部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执法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表彰为2016年度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
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获批
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我省目前唯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的建设领域,保护中心将面向我市起重设备和电池产业开启专利审查“绿色通道”,极大地缩短相关领域专利的授权、确权和维权周期。同时,保护中心将发挥专利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面向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咨询、分析评议、导航预警、运营转化、维权援助、纠纷调解仲裁及知识产权宣传与实务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为我市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保护中心软硬件设施已经建设完毕,将投入运行,届时,新乡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新乡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将同时落户保护中心。
知识产权数量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度,全市专利申请总量11685件,发明专利申请2309件,专利授权总数7100件,发明专利授权516件,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606件,五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三位;全年商标注册申请数13946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44304件,位居全省前列;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到25件,居全省第三位;新增中国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6件,以总数15件位居全省第一位。
知识产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成绩突出
2015年和2016年,我市先后获批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和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成为河南省唯一的双试点城市。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银行新乡支行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银企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利用专利质押进行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与人保财险新乡分公司、平安财险新乡分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创新专利保险产品,降低企业专利维权成本。2019年,全市专利质押融资总金额达12.13亿元,383件专利投保专利保险,总保额达1700余万元,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贯彻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仅2019年就有78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居全省第二位。2019年,通过系列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查处各类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116起,罚没13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起,有效保护了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优势培育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支持政策体系,培养了一批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强企和强校。培育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试点)县(市)、区4家;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获批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8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6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45家;8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专利荣获河南省专利奖一等奖;河南师范大学获批省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入选2018年度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高校,河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功挂牌,成为全国第31所知识产权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医学院入选2018年度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快高校;新乡市一中等12所中小学获批河南省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验基地。
专利导航预警工作呈现新亮点
2016年,市政府与审协河南中心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高端专利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服务我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市知识产权局协调审协河南中心组建由资深专利审查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免费开展专利实务培训和知识产权项目对接活动。累计完成区域类、产业类、企业类专利导航项目12项。其中,审协河南中心为我市某企业做的海外专利预警微导航项目帮助企业及时化解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避免了重大投资损失,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2019年,该案例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经验与典型案例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深入开展
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护航”“铁拳”“雷霆”“闪电”等专项行动,加大市县联合执法力度,对重点区域商场、超市、药店进行假冒知识产权执法检查;积极开展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企业字号名称及商标专用权专项保护行动、打击侵犯“百泉寿”酒商标专用权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商标印刷制版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秋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驰名商标保护专项行动等特色化的知识产权执法活动,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加强与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浙江)中心的协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案件处置工作;积极推动晋冀鲁豫4省15地市专利执法协作,联合开展打击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取得积极成效,经验做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肯定。近3年来,累计查处知识产权假冒案件、侵权纠纷案件、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案件1000余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示范城市执法维权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位。深入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向基层延伸,依托产业集聚区和高校共建立了16家知识产权援助工作站(分中心)。中国(新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获批全国首批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
地理标志商标助力特色经济发展
按照“注册一个地理标志商标、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商标富农工程”,组织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农村开展地理标志宣传服务活动,引导农户、涉农企业和产业协会等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推动我市农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2019年,新增“辉县红薯粉条”“小潭乡胡萝卜”“获嘉黑豆”等6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占全省新增地理标志商标数量的43%。“获嘉黑豆”凭借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这张“特色名片”,走上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城市,销售额大幅度增长到820万元;“小潭乡胡萝卜”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市场均价上涨了2倍多,年销售额翻了一番,达到23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扎实深入
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大活动时机,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定期组织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企业现场指导,鼓励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切实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商标品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活动,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贯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等各类培训活动60余场次,参加培训人数近万人次,为我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培养了一批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由河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发起的河南省“中原崛起杯”大学生知识产权辩论赛已经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两届,2019年第二届辩论赛参赛高校达到12所,成为我市知识产权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站在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之后的新起点上,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面向产业、企业和市场主体,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