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樊蒙山,打小就是一个警察迷,2017年3月,高新区招聘“一村一警”专职辅警,他从众多招聘人员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一名辅警。3年来,他秉持着自己的信念,用平凡坚守着岗位,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大山”。今年以来,他协助警务室民警检查辖区场所单位350余家,协助办理消防案件70余起,排查清除安全隐患260余起。2018年,他被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评为“敢转争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被省公安厅评为“一村一警”先进个人,被市公安局评为“一村一警”先进个人。
2018年10月的一天零时,樊蒙山组织巡逻队“大夜查”。在进行巡逻时,发现一名人员进入某小区地下室。凭借高度的警惕性及多年的基层经验,他感觉此人很可疑,马上组织人员追踪下去。进入地下室后,正好与此人“碰头”。樊蒙山随即对此人进行详细盘查,发现他身上带有撬门工具。樊蒙山果断将其控制,此人迫于心理压力交代了犯罪事实。原来,此人前脚刚对某单元实施盗窃,偷盗的东西还未转移,就被当场抓获。
2019年年初,高新区开展“一村一警”大走访工作,樊蒙山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对某工地进行排查核对暂住人口信息时,发现诸多疑点。他立即组织队员对外来人口逐一排查,将目标锁定在一木工李某身上。经核实,李某是一名外省籍网上逃犯。通过政策攻心,李某最终投案自首。民警随后将其移交给湖北省某派出所。
樊蒙山就是这样日复一日不间断地在辖区巡逻、走访、再走访,摸排、再摸排。每天奔走在乡村的小道上,哪里有个坑,哪里有条坎儿,哪里是案件高发区、谁家婆媳不和,邻里冲突、夫妻打架、土地纠纷等,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心里有本账。
在今年春节抗击疫情的集结号吹响时,樊蒙山第一时间到一线报到,发动村民、组织干部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白天,他和队员排查登记外来人员、外来车辆,处理闯卡、冲岗等各种突发事件,逐门逐户发放抗击疫情宣传资料,与村干部、村医一起上门为隔离人员监测体温,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提供生活物资。到了晚上,不但要入户对有外出计划的、有红白喜事的、不理解疫情防控工作的村民做解释、安抚工作,还要坚守自己的卡点岗位。樊蒙山和队员们用自己的辛苦为家乡筑起了一道疫情防火墙。虽然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让樊蒙山有些吃不消,但他却说:“有命令,我先上!我是警察,就得有使命感。谁叫咱是警察!”
“谁叫咱是警察”,说得真好!在高新区基层工作岗位,有很多像樊蒙山一样的“警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将无悔的青春奉献给热爱的事业,架起了一座与老百姓之间的彩虹桥;他们用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打通了基层治安管理最后一公里,保护了一方平安。他们还是曾经那个少年,带着儿时的梦想,怀揣着对公安事业的忠诚,铸就着金色盾牌。(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