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开学后,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牵动着家长的心。师生进入校园如何进行体温检测,在校期间,如遇孩子突感身体不适,学校会进行怎样的应急处置,课间、活动时间,如何保证孩子健康、文明、有序进行各项活动?近日,我市在各中小学针对校园疫情防控开展了实地演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各校的硬核防控措施。
卫滨区人民路小学
校长闪郁琦担任指挥,带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详细的演练方案,要求全体人员完成好各自的防控任务,坚持“演练即是实战”,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严格按照开学预案进行。
当日中午,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早早到位进行演练部署。疫情防控协调组进行全面统筹指挥;信息联络组联系各成员及时就位并做好记录;后勤保障组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安全疏导组多次设计演练路线,确保接触最小化,安全最大化。
模拟演练于15:00正式开始(如图)。本次演练涵盖校园内外六大场景的防控处理流程,分别为师生入校、学生入班、日常上课、课间休息、应急隔离处置和学生离校。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方案,检查体温、发现异常、报告、启动预案、引至留观室、询问14天内流行病学史、联系家长和区疾控中心、送医、信息报送、消毒处理等。
模拟演练结束后,全体成员集中在小会议室,对学校防疫工作进行总结。闪郁琦对大家提出要求,一是防疫工作重大,要继续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做好疫情期间的行为规范评估及常规检查。二是强化自身使命担当意识,尽心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牧野区新中大道小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坚决打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提高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牧野区新中大道小学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学校首先召开演练培训会,随后开展实地模拟演练。在校门口,由该校教职工模拟学生入校,在校外排好队,间隔一米,依次进行体温测量,若体温无异常,值班教师对学生手部进行消毒。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马上报告带班领导,带班领导立即将学生带到校外隔离观察点。隔离观察点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复测体温、登记。通过再次确认,学生有发烧等异常症状,由校长向区教体局教育科报告,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医,并将诊断结果及时通知学校。学生离开后,组织人员对校外隔离观察点及其途经场所进行消毒。
课堂上,任课教师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将其带往隔离观察室,任课教师组织班上学生疏散到操场上。在隔离观察室对学生进行消毒和第一次电子体温计测量。在二次确认体温异常后,由家长带其就医,校长向区教体局教育科报告,并组织人员对学生所在教室、观察室进行全面消毒。
市四十三中
师生进校门时,间隔1米,排队入校。通过学校门口的红外测温门,自动测量体温。体温正常的师生,按照指定路线进入教室或办公室。
若体温超过37.3℃,转移到临时隔离点进行二次体温测量,体温正常后可以入校。若体温依然超过37.3℃的,由值班教师询问并记录流行病学史。值班教师联系学生家长,同时上报学校,学校上报到文教体卫科。
学生按照指定路线,间隔1米,排队进教室。进教室前老师用酒精给学生消毒。学生上课时单人单桌,佩戴口罩。
上课时,有学生报告身体不适,教师用额温枪给学生测量体温,确定体温超过37.3℃后,教师报告救护组组长,同时通知家长。救护组将学生引导至隔离室,由医务人员进行初诊,可以明显确定病因的其他发热人员,由家长带回家治疗。如果情况严重,由联络组上报事务局,将学生送至定点隔离医院进行治疗。(于晓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