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毕业于新乡市卫校后,梁忠红分配到市妇幼保健院,先后在产科、妇科、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光阴荏苒,数十年如一日,她已在这里默默奉献了33个春秋。她积极参加院内外比赛,多次获奖,晋升为主管护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医院唯一具有双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河南省首批导乐分娩师、河南省首批婴儿抚触师。2006年她担任护理部主任至今,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及优秀护理管理干部、新乡市30年护龄优秀护士。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发表了数篇国家级论文,获实用技术专利一项、荣获了河南省护理学会妇产科创新大赛一等奖。
创新无止境服务无穷期
在管理上,梁忠红始终保持超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协调同事间的合作关系,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的管理理念,完善全面质量控制,实施绩效考核,根据医院特色设计各种专科护理表格,节省了护士的书写时间;同时,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工作,使医院的专科护理质量走在了全市前列,填补了妇幼护理工作的多项空白。
她本着“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树立“人人都是服务的供给者”的理念,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大胆创新,改进护理服务内容,积极开拓新的项目,如正位助产、新生儿早期行为训练、美容式缝合法、健教课堂、寻乳、袋鼠式护理、一站式服务及导乐分娩,让患者感到舒心和满意,全面提升了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她不断丰富自我,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每年的5·12护士节活动她都办得有声有色,把最新的护理理念,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如健康教育情景剧大赛、优质护理摄影比赛、护理创新服务大赛,被市卫健委及电视台选为优秀节目并多次参加汇演,爱洒高原 缺氧不缺精气神儿
2018年8月,由梁忠红带领的国药集团第五批医疗队远赴青海省治多县开展医疗精准扶贫工作。
一路上,医疗队员勇敢地挑战着身体的极限。进入藏区,由于海拔高,每个人都有强烈的高原反应。
年近半百的梁忠红,身患高血压,是拿生命在挑战高原,略微快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感觉气喘、胸闷、呼吸困难。晚上不吸氧、不吃药就睡不着觉。尽管是这样的身体状况,她每天仍像大姐一样关心着大家的衣食住行。
为配合治多县妇幼保健院的等级评审、规范该县妇幼保健院护理管理工作,她在藏区没休息一天,为防止高原反应影响工作,每天吃近10种药片,坚持为大家讲解分析等级评审标准,实施一对一授课、亲力亲为,把堆成小山的评审文件分盒归类。到门诊、病区和医院重点科室,进行现场指导,补充相关工作制度,修订护理流程,成立抢救室,进行妇幼服务技能培训,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在雪域高原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治多县领导的高度评价,使治多县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验收,成功晋级为青南地区第一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藏族同胞高度评价她所带领的团队“缺氧不缺精气神儿”,为深化藏汉友谊搭起了桥梁。
坚持不懈奋力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与武汉医院的老师联系,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学习借鉴经验,将诊疗方案,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医护人员的防护重点、如何准备防护用品、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防护服的穿脱顺序,患者的管理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护理操作,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如何调整疫情中护理人员的心理,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的物品清单以及医院的薄弱环节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同时进行线上考核,时刻为上前线做好准备。
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总统筹,她连续40多天奋战在医院防疫一线,每日至少3次查房,检查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并将防控质量纳入质量考核标准;重新规范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工作职责,完善病历书写内容,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按文件要求设计各种表格20余种,印发宣传手册及标识,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宣传指导,形成独特的疫情督查日志。
她凭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做到了全院工作一盘棋,用爱与奉献为患者筑起爱的防护长城,为妇幼护理事业谱写了新的美丽篇章。
(孙民芳李玉凤马颖慧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