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通称御河,明时改称卫河,系天然河流,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全长900余千米,跨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四省市。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是华北平原的重要内河航道。卫河本有两源:一出辉县市苏门山麓,一出博爱县的皂角树村,两源于新乡县合河村北合流,经新乡市区、卫辉市,在淇县与淇水合流,流入海河。通常所称卫河,指新乡县合河到山东馆陶的秤钩湾一段。
卫河即古清水,关于清水,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叙述得十分详尽,就连两岸的名胜风光也描述得淋漓尽致。远在东汉建安九年(204年),为了军事征战需要,遏湛水入白沟(卫河)直通渤海,五易其名,开辟了卫河漕运航道,为曹操向北方运送军需、平息袁尚战乱,统一北方,立下历史功勋。
605年,隋炀帝发动数百万人开挖大运河,至610年完成。大运河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4个部分。新乡至卫辉的清水就是开挖后才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它给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大运河因为是隋炀帝下诏所开,所以唐宋时人们又称其为“御河”。唐朝大诗人皮日休站在河边,十分感慨,挥笔题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为御河一部分的清水河,清水之名渐渐消失了。后来,沁水断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又称卫河,这已是到了元明的时候了。
元明时期,卫河航道已显得十分重要。为补充卫河水源,引丹河水济卫,并限制百泉灌溉用水。卫河在明、清时代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济漕、灌溉”事务,并进行多次疏浚。卫河航运对新乡工商业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清末民初,往来于新乡、天津间的货船达700余只,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1/3,船民有3000人。物资的装卸转运分别由饮马口、杨树湾2个码头集散。当时商业集中的北关街,如游、卫等家各大行号都是前门设店,后门建有泊位,供货船停靠装卸货物。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新乡后,卫河航运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解放后,卫河航运开始复苏。至20世纪50年代末,为新乡航运的黄金季节。1952年,引黄济卫总干渠(引黄人民胜利渠)通水。1958年,共产主义渠竣工放水。卫河水量充沛,百吨以上的大船和机动船可以畅行无阻。航船发展到1700余只,年货运量最高达到83.6万吨,客运量达到6.87万人次,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期。
市政府曾多次组织清淤,并在河堤两岸植树种草,美化环境。今日的卫水,已成为我市又一美丽的亮点。
(新乡市地名事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