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新颜翟京元宗斌
是谁,让620万新乡人民如此牵挂?
是您,可爱的白衣战士,牧野的英雄儿女,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在疫情最紧急的关头,一个个写下战书,临危受命,英勇出征。
“珞珈山与太行山,千山一脉;长江水与黄河水,万水同源。”“要保重身体,劳逸结合,做好防护,确保自身安全万无一失。”“前方有你们奋战疫情一线,湖北安然;后方有我们服务您的家人,敬请放心。”当前,战疫任务依然艰巨,来自牧野大地的一封暖心家书情真意切,力透纸背,穿越时空,直抵援鄂一线。千里之外的白衣战士展卷而读,泪湿双颊。一封家书,万千关爱,如约而至,在这天寒地冻的汉水河畔,升腾起来自家乡的丝丝暖流。千山万水,无限情愫,尽在这小小方寸的字里行间。那是来自市委、市政府的叮嘱和关爱,来自家乡父老的祝福和牵挂,让白衣战士的心间充满暖意与力量。
声声问候感受暖意,句句叮嘱给人力量。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安危冷暖也是市领导无时无刻的牵念。市委书记张国伟、市长王登喜等市领导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爱服务工作,要求相关部门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帮助,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全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工作。
随着市委、市政府《致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医务人员的一封信》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共鸣,迅速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霸屏,一场关爱服务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六个一”行动在全市展开,暖彻心扉——
亲情相约向险而行
父亲身体抱恙,她毫不迟疑奔赴前线。每日不管多晚的问候,是父女二人无言的约定。隔着手机屏幕,父亲渐渐停止呼吸,泣不成声的她对着家乡的方向长跪不起。
掩下失亲痛,再向病区行。李慧,这名来自新乡医学院三附院的白衣战士,拭去眼泪,坚定地冲向抗疫最前方。
你尽可安心工作,这边有我们在。医院领导来到家里,派专人安排李慧父亲后事,问询困难;市卫健委、市妇联的同志及时慰问李慧亲属,送去温暖;小区物业想的周到,送来了蔬菜和生活必需品;医院领导说,李慧的入党申请书已经递交到党组织。
得知李慧医生父亲去世的消息,市委书记张国伟即来家中看望慰问李慧家属。张国伟说,李慧不仅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她迎危而上,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担当精神,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为家乡人民争了光。张国伟还不忘叮嘱相关部门,时刻关注援鄂医疗队队员动态,给予家属更多关心和帮助,全力解决医疗队员的后顾之忧。
“感谢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我们安心战疫,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平安回家!”李慧坚定如磐的诤诤誓言,萦绕在医院领导与队员视频连线的现场。
儿行千里慈母叮咛
他们的需求,我们很清楚。卫健部门牵头各派出医院,为援鄂的120名医务人员建立了详细台账。他们来自哪个地方,家庭成员几个,困难有哪些,都有详细登记,由各级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从这本台账中,我们找到了王好义的名字。王好义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是全省第二批支援湖北新乡医疗队队长。大年三十,他瞒着母亲去了武汉。2月11日这天是他52岁生日,他在病房里早已忘记了生日,远在延津县胙城乡86岁的母亲煮了鸡蛋为他庆生。
这一天,医院领导和胙城乡帮扶小组前往他家中慰问。在现场的视频连线中,老人这是过年后第一次见到儿子。她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含义,在众人面前也不知该如何表达一位母亲的担忧,只能给儿子一个宽心的埋怨:“你这是去救人咧,你走的时候给我说一声,我能不叫你去?!”
老人的老棉袄里一直揣着好义临行前给她的2200块钱,常掏出来数一数,掰着指头算着儿子离开的天数,盼着儿子能早日平安回家。
看到领导到家中慰问,看到志愿者买来生活必需品,身在前线的王好义深受感动:“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夫妻同行共战疫情
在逆行的背影中,有一对小夫妻令人钦佩。
他们是来自获嘉县太山镇丁村卫生院的副院长王国晓、护士长郭燕芝。2月9日,在接到援鄂的紧急通知后,这对“85后”年轻夫妻主动请缨,来不及与家人告别,直接从医院奔赴武汉。2月14日,夫妻俩一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害怕吗?“在决定的那一刻,一心想着救人,根本顾不上害怕。”这个回答,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回答。王国晓出身于中医世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有6人从事医务工作,治病救人的悲悯情怀早已融入生命。
受市委书记张国伟委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涛来到获嘉县,专程看望王国晓的家属。在与这对夫妻视频连线时,张涛感谢他们为战疫作出的贡献,鼓励他们保持昂扬斗志,嘱咐他们做好自身防护,早日平安凯旋。张涛说,王国晓夫妇悬壶入楚、治病救人,是牧野好儿女的优秀代表。他还嘱咐有关部门,要多关心其家属的生活,当好后盾,让他们轻装上阵,全心投入战疫。
王国晓夫妻有两个儿子,大的10岁,小的8岁,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里,两个孩子成了学校和老师心中最牵挂的人。
针对援鄂医疗队子女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帮扶小组,线上教学之余,任课教师“一对一”再进行线上或线下辅导。通过心理安抚、疏导、购买学习用品等方式,关心关爱援鄂医务人员及家属。
“真的太感谢了,这些天,家人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一定全身心投入战斗,不出色完成任务决不下火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王国晓夫妇并不孤单。
疫情当书心有英雄
一方屏幕,一声问候;一片关怀,一腔温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务人员在一线奋战,教育部门和老师们通过电话、视频、网课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家访工作,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适时进行心理疏导、答疑解惑。
市育才小学五年级六班徐知博已经有35天没有见到爸爸了。自从疫情发生后,在市中心医院工作的爸爸徐国超一直战斗在疫情一线,妈妈也在医院工作。这些天,徐知博负责照顾妹妹,和奶奶住在一起,越来越像一个小大人了。
在班主任李娟布置的手抄报上,学生张钧翔画出的白衣战士,原型就是自己的爸爸,希望将来成为爸爸这样的人。还有个学生叫赵一诺,20多天来,她的作业写得非常工整,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只为让爸爸少一点担心,这样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与病毒博斗。
在市育才小学五年级六班,有9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医务人员,其中3个孩子的父母在一线。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班主任专门为这些孩子建了一个群,24小时在线接受课业辅导和问题解答。
市育才小学共有374个孩子的家长是医务工作者。班主任们都建立了特殊微信群,24小时主动或接受与孩子、家长的沟通。
根据关爱服务台账,无论是督促学习,还是思想教育,孩子们一个也不能落下。李娟老师总结道,短短一个多月,孩子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也成了家里的小小顶梁柱和生活小帮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这个非常时期最有价值的教材,虽然让孩子们承受了这个年纪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但也让他们懂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促使他们早一天成长。
前线备受鼓舞,后方细致帮扶。一封“家书”致问候,把前方和后方的心紧密相连;一本“台账”知需求,不让小家困难成为工作羁绊;一次“走访”送温暖,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轻装上阵;一个“小组”常帮扶,党组织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一名“教师”作辅导,特殊时期不会让一个孩子掉队;一部“热线”缓压力,无限关怀增强心理“免疫力”。
“您在前线保大家,我们为您守小家。”“六个一”关爱服务行动,让前线与后方肩并着肩、心连着心,一起战斗、一起坚守。
众志成城,太行山守望珞珈山;冬去春来,梅花相约石榴花。到那时,我们在牧野之春,等你们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