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寂静、街道冷清、店铺关张,受疫情影响的生活日益艰难。复工复产,是民心所盼。一头是“抗疫情”,一头是“稳经济”,如何打赢双线战役?疫情防控不能麻痹大意,复工复产关乎大局,如何兼顾?近日,就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取得了哪些实质性成效?近期又出台了哪些助企复工政策?针对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主任张文慧。
记者: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我市也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张文慧:疫情防控是基础前提,复工复产是保障条件,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截至2月22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281家(含长垣232家)中,累计复工788家,复工率61.5%,居全省前列。全市监控的140家骨干企业,已复工129个,占比92.1%。22家大企业(集团)全部复工复产。全市重点项目已复工开工123个(含长垣市),其中,省重点项目38个,市重点项目85个。全市50家外资企业复工25家,复工率50%。全市10家亿元以上重点进出口企业复工6家,复工率60%。29家银行机构全部正常营业。全市500平方米以上商超260家,营业220家,开业率为85%。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用工总数约20万人,已复工规上工业企业用工总数14万人,已返岗工人6.3万人。
记者:市发改委作为我市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的复工复产工作,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文慧:市发改委迅速组织成立16家市直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建立了高效运行机制,采用“原则+模板”的形式,组织制定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具体流程、规范模板、服务手册,注重便捷化、可操作性、实用性,建立日调度例会机制,收集各领域复工复产企业及准备复工复产企业上报的问题、困难,汇总建立台账,逐个解决问题。已协调解决出行人员健康安全证发放问题、建筑工地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问题、物流业复工复产操作规范流程问题、配餐企业复工复产等多项问题,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