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医用防护物资全国告急,在全国占有50%以上市场份额的我市卫材行业,想方设法开足马力,“日夜鏖战”,各类医用防护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抗疫”前线。心连心集团作为全省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想尽一切办法保持生产不停,日夜运转,为今年春耕备足了“肥料”。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同时又面临企业复工复产的“窗口期”,近日,记者就如何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健康运行,保障防疫、化肥等重要物资的市场供应,采访了市工信局局长杜家武。
记者问: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医疗卫生耗材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长垣市,市工信局作为我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在组织指导生产保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杜家武: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分阶段、分步骤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困难问题。一是第一时间向长垣市派出15人的工作组,协助工信部、省工信厅以及长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二是解决企业原料供应问题,及时与工信部介绍的47家原材料企业及中纺院、中国医药公司等单位积极联系,协调平原示范区新起点印务、获嘉县伊特科技、原阳县瑞发塑料包装等十几家企业提前复工复产,解决企业急需的原材料供应难题。三是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在用工最紧张的时候,协调封丘县组织68名工人赴长垣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上岗上班,推动企业快速恢复产能。四是帮助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积极联系工商银行新乡分行、平顶山银行新乡分行等金融机构,与我市及长垣市重点卫材生产企业进行融资需求对接。联合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出台相关办法,对诚德能源科技装备、新卫医疗器械等19家企业提供1.82亿元应急贷款支持。五是全力做好重点企业运输保障工作,向应急物资、重点生产物资领域重点企业发放B类通行证60张,通过差别管理,提高通行证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了企业物资运输难题。
记者问:市工信局作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主管部门,在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杜家武:一是立即行动,迅速推动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1月28日印发通知,推动我市57家重点防疫及民生物资生产企业在假期迅速复工复产。二是提前谋划,科学制订复工复产计划。在全国较早、省内首家编发《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手册》,为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提供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2月3日,向全市工业企业推荐了“466”防疫注意事项,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市企业复产复工及“返工”人员科学防控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复工前防疫准备工作的通知》等。三是精准施策,出台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制定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通知》,在全省率先提出13条利企政策举措,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生产经营。四是服务企业有序快速复工复产。积极主动帮助各县(市)、区与市外的6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对全市22家大企业集团域内外配套未复工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对域内的424家,分解至各县(市)、区,要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及时帮助配套企业解决困难,推动企业尽快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对域外的502家,按照紧缺程度陆续致函企业所在地市,协助企业精准做好跨区域产业链对接,打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促进全市产业生态快速恢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