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辉市:“一企一策”助复工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切实做到“外控源头防输入,内断传播防蔓延”;成立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实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防控、保市场、保供给、保增长。
积极帮助企业筹措应急贷款,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通过信贷业务应急通道,向河南银金达彩印股份有限公司发放2000万元应急贷款,主要用于该企业疫情应急物资采购与供应。
2.经开区:线上招聘迎春风
为保障特殊时期防护物资、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及重点民生企业的复工用工需求,经开区联合市人力资源协会及经开区人才服务中心将“2020年春风行动暨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由线下改为线上开展,通过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网上登记求职人员信息、网上推荐面试的方式,对求职者进行“无接触式”招聘,在确保“招聘活动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的同时,避免人员聚集带来交叉感染风险。
3.辉县市:“快马”办公更加鞭
成立5个联合验收组,严把防疫物资保障关,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有序推进,对全市申请复工复产的83家企业进行调研、验收。为降低人员接触带来的风险,在各企业广泛推广工信系统“快马”办公疫情防控平台,冠德纺织、全新机电、豫变电工、新瑞电池等26家企业使用该智慧防控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无纸化管理。
4.延津县:网格防控遍城乡
在城区层面,针对城区人口多、管控任务重的实际,积极主动创新作为,将城区54个无主庭院、所有居民自建房、小区划分为40个网格,搭建临时帐篷,由40个县直单位进行包片、排查、管理,实行24小时科级干部带班值守,以楼栋保小区、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区。截至目前,40个网格防控区共排查住户13640户,县城城区未发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在农村层面,按照“一断三不断”要求,在村内设置卡点,严把卡口,并明确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村医网格化分包责任,确保群防群治联防联治。
5.新乡县:智能扫码当先行
2月18日,新乡县正式启用智能化扫码疫情防控系统试运行,第一批试点首选12个点,包含行政办公单位、乡镇政府单位、村庄、医院等公众场合。
为了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新乡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8人、4个工作组,带着统一印制的《新乡县人员流动登记智能化扫码系统工作要求及流程》公式板块,送到各个试点,每到一处,都认真演示扫码登记流程,培训乡镇卡点工作人员,并留下技术处理联系人员的联系方式,利用一上午的时间,全部完成试点先行先试任务。
6.卫滨区:一册在手易防守
下发《卫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指令〔2020〕13号》,以指令性形式贯彻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在完善前期制度流程的基础上,对相关流程汇编成操作手册进行下发,强化指导力度,突出“严”字当头、“敢”字为先,重点督办12345热线反馈问题,加大暗访力度。
胜利路办事处充分利用辖区有效资源,与正规电子数据网络公司合作,并签订保密合作协议,全力确保数据录入的严格保密、随调随查,确保从源头防控疫情,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7.原阳县:服务企业强保障
原阳县在做好疫情管控的同时,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严格复工复产条件。明确企业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主体责任,复工企业需备齐疫情防控物资,做好员工排查登记,严格执行清洁消毒等措施。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实行联合审批制度,成立联合审核小组,集中办公、集中受理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申请。强化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保障,积极帮企业解决交通物流、医用物资等相关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目前,全县已复工复产企业37家。
8.凤泉区:打破常规快审批
简化程序支持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为疫情防控医用物资生产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新乡市昌源无纺布有限公司向市生态环境局凤泉分局申请拟投资1780万元,扩建年产1800吨淋膜复合无纺布项目生产线3条,年产1000吨熔喷无纺布项目生产线1条,供应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医用物资。
该局按照要求,为企业扩建项目豁免了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为企业尽快投产及医用物资的生产赢得宝贵时间。
9.封丘县:扛稳责任不偏科
全县上下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防控重点,紧盯短板、补齐漏洞。严防输入,以超前意识打好主动仗;分级分类,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干部分包分户,脱贫攻坚工作不停;抢抓农时,做好植树造林。
封丘县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记在心中,不懈怠、不偏科,以实干担当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向组织、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10.平原示范区:惠民政策落到位按照市指挥部要求,平原示范区积极做好C类疫情防控应急运输通行证办理。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做好辖区定点投放医用口罩销售工作,要求定点药房提前做好消毒防范,采取“一出一进”方式引导消费者依次领取,并通过电子支付方式,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对出行不便的居民,采取社区、物业“代购代取”方式,确保该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从武汉归来的“火神山”建设者王飞结束了14天的隔离后,第一时间向当地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隔离期间,他先后两次共为村级、乡级疫情防控捐赠爱心款2000元。
11.红旗区:党旗飘扬分外红
全面启动“支部建在小区”行动,成立小区党支部81个,建立197个无主庭院党支部,全区共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区委组织部成立3个指导组,深入全区328个无主庭院,指导小区党支部建设工作。同时,组织各镇(街道)、村(社区)成立共产党员先锋队99个,设立党员先锋岗354个,确保党组织建在每一个小区、每一个庭院,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
针对农村疫情防控,41个村党组织快速行动,依托大喇叭、宣传车、条幅标语、微信工作群等宣传发动,成立防控组、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建立健全各项防控体系。
12.长垣市:我陪妈妈缝“铠甲”
疫情当前,前线医用物资紧缺,长垣市40多家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开足马力保供应。这背后是无数个员工及家庭的支持,他们用心为前线的勇士缝制“铠甲”,保护“战场”上的医护战士。
张伟是河南亚都实业公司员工,负责防护服车间的生产工作。2019年7月,张伟的丈夫去世,让这个春节充满悲伤。腊月二十九,本来已经在南阳老家准备陪孩子过年的她,接到企业返岗通知后,毫不犹豫地带着一双儿女返回长垣,一家3口在厂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新年。白天张伟去上班,两个孩子就呆在职工宿舍,等着她下班,孩子都非常懂事:“妈妈你去上班吧,我们在这里等你,一直陪着你!”张伟既心疼,又充满了力量。
13.高新区:大数据显奇功
新乡高新区疫情防控健康数字平台,打出云上战疫组合拳,解决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的难守易漏问题,实现对企业、社区等单位出入人员进行实名核对、实时测温、数据管理、快速生产电子出入证等功能。
出入人员只需扫码填写身份信息,便可同步获知人员身份,通过蓝牙或语音录入方式,将体温数据输入PDA手持终端,实现数据自动上传。
14.获嘉县:党员助农到家门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供销社平台,组建了22支“党员助农小分队”,服务范围遍及全县11个乡镇及村庄。同时,还推出了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的服务模式。农户下单后,“党员助农小分队”把农户订购的农资送至村口,由农民自提,这样既避免交叉感染,又能保障农户春耕的需要,受到村民们纷纷点赞。目前,该县供销社系统购进各类优质化肥8500吨,农药90吨,种子1.8万公斤,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
15.牧野区:多措并举开好局
多措并举用心服务企业,从政策、资金、疫情防控物资等方面帮助企业创造安全有序的复工条件,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生产运输等经营成本,统筹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确保第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开局。对已复工企业进行指导。经多方协调筹措,捐赠辖区工业企业消毒液30桶(750公斤),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以上信息均由各县(市)、区宣传部提供,本报记者刘军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