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智勇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盎然生机将至,却丝毫影响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激烈和胶着。此刻,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关键阶段……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将“疫魔”消灭在人民战争中,牧野区防控再升级,出台更加规范、更具操作性的“战令”,再次发布动员令,向机关党员干部吹响“集结号”……
“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小区、无主庭院等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位置重要、责任重大、风险更大。”在牧野区各办事处(镇)、社区督导时,区委书记牛晓辉不断告诫一线党员干部,要以对群众负责的态度,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坚决防止疫情输入。
随着部分企业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性加大,如何科学、规范地坚守阵地,持续管控好各类关卡至关重要。牧野区及时下发了《牧野区庭院小区防疫管控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措施、细化防控、严格标准,筑牢庭院小区入口防线。
“请戴好口罩、测体温,凭证出入……”在牧野区各小区门口,值守人员对照要求,对所有的进出人员现场检测体温,对公共设施和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严格执行“五个100%”要求。
所谓“五个100%”要求是指:实行100%围合封闭式管理,对近14天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实施100%居家隔离,对存在与病例密切接触史的人员实施100%隔离,对小区住户进出实行100%双向体温检测,对出租屋房东和承租人100%宣传到位、登记联系、落实责任。
“这一段时间一直严格防控,“五个100%”要求更加严格、细致,操作性也很强,我们执行起来更有据可依和方便精准。”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和数千名一线人员一样,东干道办事处建东社区的王琳始终坚守在一线。
所有小区、城中村在出入口处一律设立检查登记卡点,只保留一个入口;各居民小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晚上限时封闭,禁止出入;小区住户一律不串门、不聚餐,严格落实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的要求。所有犬只一律实行拴养或圈养,禁止一切户外遛犬行为;楼道、电梯和小型封闭场所每日进行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同时,牧野区委、区政府在汇总各地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出台“十个一律”,将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化、细节化。
“昨天入户297户,天空飘着小雪花,加油!”牧野区和平大道办事处纪检干部姚玉凤的微信里记录着每天的战况。大年初二,姚玉凤主动请求到疫情防控一线,将刚满3岁的女儿送到父母家,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疫情防控阻击战开战至今,牧野区在各检查登记卡点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及时、快捷、准确地向群众宣传防治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全区4000多名党员干部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考验初心使命、检验战斗力的战场,把疫情当命令,视防控为职责,在扛起政治责任上当表率。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牧野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把党员与群众紧密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区直有关单位积极与全区9个办事处(乡镇)及所辖村和社区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各办事处(乡镇)发动干部职工,挨家挨户分发资料,做好防控宣传工作。
“这里的群众我都认识,最适合做防疫宣传工作。”半个月来,北干道办事处酒厂家属院志愿者陈辉一直在为疫情防控忙碌着,帮了社区和办事处干部的大忙。
为加强对无主庭院的有效管理,牧野区在291个无主庭院共建立临时党支部146个。这些临时党支部如星星之火,在基层战“疫”中发挥出强大的政治优势和影响力。在基层一线各党组织的发动下,许多像陈辉这样的无职党员群众自发投入在疫情防控、捐资出力的爱心阵线上,主动请缨在寒冬里值守,捐献防疫物资,贡献自己的力量……
牧野区134个文明单位的干部职工也自愿加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和党员干部、社区(村)群众一起参与消杀、宣传、值守,凝聚成众志成城的力量,守护辖区群众的生命健康。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了关键时期,我愿意到最前线。”
“各办事处(乡镇)和社区(村)基层同志们坚守一线至今太不容易了,我申请马上增援。”
“冲锋在前,经受考验,让群众少一分担忧、多一分安全。”
连日来,市直和牧野区机关党员干部再次请缨,要求到社区防控一线。2月15日上午,与72名市直机关干部一起,牧野区第二批67名区直机关干部再次充实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辖区更多的退役军人、无职党员、群众志愿者也自发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
“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到了任务更艰巨的时刻,我们将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新的动员令下达后,牧野区更多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战场,主动担最重的责任、接最急的任务,以实际行动彰显党性修养和奉献精神,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猎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