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乡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月17日 星期
集中供热
增加供热面积311.6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郭书武

温暖新乡、守护蓝天,我市在行动。2019年,我市实际新建供热管网24.1公里,新建热力站41座,新增供热面积311.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2019年,我市完成建筑效能提升640.64万平方米,超原改造计划102.64万平方米,为3300户居民提前一年解决了住房保暖问题;

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36万户“双替代(用电能、天然气代替煤炭)”的三年目标任务。

1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19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市住建局副局长张付银、张进朝,市大项目办副主任牛守斌介绍了上述情况。

实事

集中供热、建筑效能提升、“双替代”工作,都关系着民生,也关系着大气污染防治。为此,市住建局、市发改委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提高供热普及率,减少燃煤取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全市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工作成效显著,被改造房屋舒适效果、节能水平明显

提升。把做好“双替代”工作作为一项环保工程、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不折不扣、做实做好。

追踪集中供热

我市集中供热工程从2006年开始实施,主要利用豫新电厂(市区北部)、渠东电厂(市区南部)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热源向市区通暖供热。由新乡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新乡华电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具体组织实施。截至2019年年底,市区共铺设供热主管网470多公里,建设热力站440座,供暖联网面积约为4026万平方米,收费面积约为1999万平方米。

我市制订《新乡市2019年城镇供暖实施方案》,明确有关单位和辖区住建部门、供热企业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保障“温暖新乡、守护蓝天”工程顺利开展。

此外,我市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每个项目建设责任清晰、任务明确,形成市区住建部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供热企业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追踪建筑效能提升

全市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工作2018

年至2020年三年总任务1427万平方米。特别是去年以来,为把实事办好,尽早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清洁取暖政策,我市自我加压,将改造计划调整为63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我市完成改造量在全省10个试点城市中位居第一。

红旗区、高新区和卫滨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尤其是红旗区在任务总量最大的情况下仍大幅度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且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制度机制始终走在前列;新乡县、长垣市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且始终进展顺利。这些县(市)、区为全市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追踪“双替代”

工作推进初期,市发改委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20天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政策、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目标任务落得实、落得好、落到底。

围绕国家、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市逐县(市)、区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要求,落实推进措施、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实施全程台账管理,建立市、县、乡三级台账,通过“周调度”,做到“双替代”可统计、便监督、能考

核。先后通过报纸、电视、微信等进行宣传百余篇,进村入户宣讲万余次,动员群众了解接受,主动参与“双替代”和散煤管控工作。

我市对完成改造的居民设备安装情况、散煤清理等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工程改造质量,并对改造后的居民家庭进行抽查,对发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到位,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2020年工作部署

我市集中供热将优化市区供热管网放在首位;其次是提升供热服务,在市区不同区域设置多个供暖抢修服务点,供热季24小时值班服务;最后是推进县(市)集中供热建设,重点推进获嘉县、新乡县、封丘县等沿黄县城的集中供热设施建设。

对于效能提升,我市大部分县(市)、区已确定项目库,正在加快前期工作,按照今年4月底全部完工的要求,倒排时间节点,确保今年2月底前全面开工。

对于“双替代”,我市将按照国家、省政府工作部署,持续做好清洁取暖工作,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为大气环境治理作出贡献。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