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新颜
春节,是最喜庆的日子,也是“节日腐败”的集中暴露期。高悬的利剑,对“四风”隐形变异,收送电子红包,以名贵特产结“人源”、拉关系,违规公款吃喝、发放津补贴等腐败行为,零容忍、长震慑。
常态化整治“节日腐败”,培育务实节俭文明过节的良好风尚,仅是我市转变党风政风的一个缩影。回顾过去的一年,“实”字着力、“严”字当头,我市不断推动党风政风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以贯之的是“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没有完成时”的韧劲——
抓早抓小成常态动辄则咎强震慑
去年,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02起,处理29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99人,岁末出炉的一组新数据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再来看几个案例:
辉县市压煤村镇搬迁服务中心原主任王某违规领取公务交通补贴等违纪问题,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销(由正科降为科员)处理,违纪款予以收缴;
因累计违规领取岗位津贴1100元,违规为在职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牧野区工信委原党组书记、主任程某被党内警告;
卫辉市城郊乡司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某为其孙女办喜面,超范围宴请并违规收受礼金,被党内警告,违规收受礼金予以收缴。
以上案例充分暴露了个别党员干部在十八大甚至十九大的高压态势下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的侥幸心理,也再次证明了“四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市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反腐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日常监督,紧盯节假日、聚焦突出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月检查、季分析”,每月汇总监督情况,每季度盘点总体工作,实行靶向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2019年度,市纪委监委紧盯年节假期等重要节点,常态化整治节日病。相继开展“天价烟”背后“四风”问题、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谋取私利等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法纪、组织的敬畏之心,进一步拓展巩固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成果。
锲而不舍地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市委办公室制定印发《新乡市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去年,市本级制发各类文件同比下降54.9%,召开各类会议同比下降41.2%,开展各类督查检查考核活动同比下降61%,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政治监督范畴,作为纠治“四风”问题抓紧抓实,坚决查处对中央决策部署不敬
畏不在乎、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52起,处理党员干部278人。
随着延津县马庄乡常新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常某乾和原党支部委员常某平等人在优秀村民推选中弄虚作假、卫辉市太公镇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所原所长张某某不认真履行职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件的陆续曝光,切实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着力解决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问题
侵害群众利益的“黑手”问题虽然有所减少,但漠视群众利益的“甩手”问题依然存在,在过去的一年中,纪检监察工作更多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
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针对向扶贫资金“动奶酪”“伸黑手”的违法乱纪者,我市强力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全年共查处问题95起,处理159人,通报案例69起,取得了专项治理决战的胜利。
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我市坚持重遏制、强高压的态势,实行“两看
一出两个说清楚”措施,强力打伞惩腐。2019年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32个、涉黑涉恶腐败问题59个、工作推动不力等失职失责问题64个,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我市全面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居)务公开等突出问题纳入整治范围,同时深入开展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确保基层公权力正确使用,目前,群众反映的教育、医疗、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中小学课后服务等五项民生实事,取得了良好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无数案例证明,初心一旦失守,理想信念就会崩塌沦陷,甚至走向犯罪。
作风建设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守住立党初心、实现执政使命,2020年,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对新时期纠治“四风”工作规律性认识,坚持稳中求进、标本兼治,巩固提高深化,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