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书武
幼儿园建设得怎么样?“全面改薄(薄弱学校)”进展得如何?大班额还有多少?课后服务学生、家长是否满意?1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19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针对上述问题,市教育局局长李修国,副局长刘建学、高洪喜分别做了回答。
实事
2019年,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52所;“全面改薄”5年来投入各类资金22.83亿元,1029所中小学(含教学点)新建、改扩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等1887个;56人以上大班额1067个,比去年减少4.6%;全市共计858所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学生42.7万人,满意度达到96%。
追踪幼儿园建设、“全面改薄”
学前教育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市一直在破解“入园难”。2019年,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52所,其中公办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民办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所,共实现新增学位8717个,超出目标任务学位数3717个。
“全面改薄”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从2015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22.83亿元,为1029所中小学(含教学点)新建、改扩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体育运动场地等1887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01.38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76.02万平方米,为1302所中小学配备各类教学设备,累计受益学生达到40.32万人。
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已达到“20条底线要求”。
追踪消除大班额、课后服务
大班额越来越少,学生越来越舒适。截至2019年秋季招生后,我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21868个,其中小学16221个,初中5647个;56人(含)以上大班额1067个,占比4.9%,较去年减少4.6个百分点,其中小学781个,初中286个;66人(含)以上大班额53个,占比0.2%,较去年减少1.3个百分点,其中小学37个,初中16个。
目前我市凤泉区、高新区、经开区、平原示范区、新乡县、原阳县6个县区已全面消除大班额现象。
我市是如何做到降低大班额的呢?首先是从源头上把关,确保新建、改扩建居民住宅区与学校“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其次是通过教师交流、集体备课、共同教研、统一管理等模式开展合作办学,使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避免学生扎堆上名校;最后是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从起始年级将班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严格学籍管理,严把转学关。
课后服务是我市教育的一大亮点。“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围绕这个方向,我市通过“先城后乡、以城带乡、试点探索、分层推进”的路径,确保课后服务在平稳有序中实现全面推开。
2019年9月以来,全市共计858所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占全市中小学校总数的52%,参与学生42.7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47%;其中,城镇中小学192所,占城镇中小学校总数的96%,参与学生25.6万人,占城镇中小学生总数的89%。
全市共开展各类课后服务班级13399个,其中作业辅导班8711个,室内兴趣班3058个,户外兴趣班1630个。全市累计发放课后服务明白卡59.8万张,家长调查问卷21.4万张,满意率达到98%;发布学生调查问卷13.3
万张,满意率达到96%。
我市在开展课后服务上,尊重家长意愿和学校实际,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尊重、三个严禁”(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家长自主管理、学校服务保障,尊重学生对课后服务项目的自主选择权、家长的自主管理权、学校教师的自由参与权,严禁学校和教师参与收费、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集体补课及滥发津补贴),确保方向不偏、动力不减。
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阶段性成效,赢得社会各界好评,并获得“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这在全省是唯一的。
2020年工作部署
2020年,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用心写好新时代新乡教育“奋进之笔”新篇章,努力打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影响、更为出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新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