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新乡·经济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2月9日 星期

让爱与这座城市相依相随
——“中国好人”梁菊30年如一日开展助人为乐公益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孙保军刘天石文/图

梁菊,1962年出生,辉县市薄壁镇谷堆坡村村民。在她30年如一日开展公益活动的历程中,总是挑最累的活和最苦的事情来做,从无怨言。先后捐款捐物折合30多万元,参与抗洪救灾,被授予新乡市“抗洪抢险优秀志愿者”、辉县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粗糙的手支起大爱,宽厚的背挡住风雨。她撒下辛苦的种子,

让善良生长成参天大树。

梁菊1962年出生于重庆市江北区,从小吃苦耐劳、勤劳能干。上世纪80年代,她与辉县籍青年郭生喜结连理,婚后随丈夫到当时的辉县农村生活。梁菊夫妻俩相濡以沫,互帮互助,踏实能干,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这让梁菊有了更好的条件助人为乐。

梁菊所在的谷堆坡村先后有两个大学生,虽领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却为高昂的学费犯愁。梁菊获悉后,找到他们说:“还差多少学费,我给你们凑。”就这样,梁菊坚持帮扶他们,直

到毕业后有了工作。同村有一个叫李秋玲的村民,患有长期慢性病。梁菊10年来一直坚持对她进行探视、安抚,还经常为她资助生活费。梁菊乐于助人的事儿在十里八乡声名鹊起。每当邻居、村民和朋友称赞她的时候,她总是淡然地说:“应该的,不用想那么多,大家好我就开心了。”

2005年春,辉县市孟庄镇的刘红波突遭车祸,被医生诊断为脑颅骨严重破裂,由于肇事车辆逃逸而无法获得赔偿。刘红波的父亲是残疾人,平时靠补锅、配钥匙为生计,实在负担不起儿子高昂的医疗费。梁菊得知消息后当场捐出善款500元。与此同时,她还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刘红波。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刘红波虽转危为安,但成了卧床不起的植物人。此

时,梁菊的爱人郭生正在做药酒生意,自家的药酒外敷,舒筋活血的效果很好。能不能为刘红波试试?此后,梁菊夫妇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刘红波家里,为他送去治病的药品,还用药酒帮他按摩,刺激神经系统的恢复。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刘红波竟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十多年过去了,刘红波逐步恢复了肢体能力,不但能打扫村里街道的卫生,还能到附近企业打工挣钱。目前,刘红波的语言障碍也有了突破,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村里人都说:“红波能恢复成这样,真是个奇迹,这多亏了梁菊夫妇的帮助。”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梁菊正在重庆探亲。强烈的震感让她觉察了这次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她实在坐不住了,便想到灾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简单的准备,地震当天下午,梁菊就带着儿子、妹夫等十多人赶往灾区救援。第二天凌晨,他们赶到了映秀镇。由于前方塌方,道路无法通行,梁菊一行立即就在当地进行救援工作,成为较早到达灾区的民间救援力量。当发现灾区急缺食品和饮用水时,她立即与重庆老家的亲戚取得联系,募集物资。在她的努力下,后续救灾物资在第三日晚送达。在灾区救援的几天时间里,梁菊经常累得精疲力尽,但大灾面前众志成城的场景又让她充满了力量。

2015年冬,在梁菊参与的辉县市志愿者协会的“暖冬行动”中,梁菊夫妇给拍石头乡集中供养的老人每人送了一套棉衣。2016年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梁菊与志愿者一起为拍石头乡黑沟水小学捐赠衣物;她还与拍石头乡3家贫困户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在梁菊的带动下,她的数十名亲戚朋友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2016年7月9日,特大暴雨造成辉县市城区大面积受灾。此后半个月,梁菊每天第一时间从25公里外的家中赶来,在城区泥泞的大街上清运淤泥,救助社区。在帮助一家商场清淤时,由于地面光滑,梁菊几次摔倒了,都咬牙没吭一声。好多志愿者心疼地说:“梁菊姐,你歇会吧,50多岁的人了,天天这样干,身体受不了。”梁菊总是说:“没事,活干不完,到家也不安心。”灾情过后,很多家庭损失惨重。梁菊不顾身体疲劳,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募集物资,为15户受灾家庭发放慰问金和爱心物资。

哪里需要帮助,

哪里就有梁菊奔波的身影。她心细如发,用一颗心,

始终温暖着受助者的心;她的点点付出,

如同细雨润物般默默无声,

却让爱与这座城市相依相随。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