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敬
11月12日凌晨4点,城市尚未苏醒,张新巧已经在早餐店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碗碗热粥端上桌,她用双手温暖着食客的味蕾。9点30分,打完零工的张新巧穿上红马甲来到东工房小区,接下来的3个小时,她开始忙碌于义务清扫庭院卫生。
46岁的张新巧是城市里最普通的一员,在一家宾馆工作16年后下岗了。乐观的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打零工维持家计。由于工作时间灵活,从2018年11月起,她主动报名成了飞机场社区一名学雷锋志愿者,为社区文明建设挥洒汗水。
“每周多则参加志愿活动四五次,少则参加两三次,看着社区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我打心眼里高兴。”12日12点30分,连
续打扫3个小时卫生后,张新巧急忙赶回家为孩子做饭。一年来,她手掌上的新茧子长成了老茧子,曾经的老旧社区却破茧成蝶有了新“内涵”。
环境美则民心悦。飞机场社区常住住户9175人,其中党员义工156人,学雷锋志愿者1623人。张新巧说,自己是1623名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小事。
这几天,张新巧因病声音嘶哑,但戴上口罩,她选择在庭院里多埋头干活,少说无用话。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文化宣传、文明劝导……正是在包括张新巧在内的1623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飞机场社区连续荣获“河南优秀志愿服务社区”“河南省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