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财经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

10月17日“扶贫日”的由来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活动由扶贫办商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节日起源

2014年8月29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国首次“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听取各地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会议强调,全国扶贫系统要组织动员各有关方面,按照依法合规、节俭务实、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首次“扶贫日”活动,使之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和较强公信力的公益活动。

设立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

代中期,中国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扶贫开发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贫困人口多。二是贫困程度还比较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贷款等诸多困难。三是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所以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打一场新的扶贫攻坚战。

节日目的

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脱贫工作。

社会意义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对于构建政府和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向贫困宣战,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成功因素

减贫作为国家重要发展目标,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规划。1986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设立了扶贫开发专门机构,评定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制定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针和扶贫规划纲要,明确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持续高增长,成为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决定性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农村地区“四化”(农业现代

化、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民工城镇化)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根本原因。

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多种农业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扶贫资金。中国减贫战略的核心是对贫困人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发展能力,增加发展机会。

创新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机制。自力更生、地方为主、国家支持、社会捐赠、对口支援、市场驱动、国际援助,7个机制组成了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相互补充、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发展建设

“扶贫日”活动一开始就要加强制度建设,来确保它的持续发展,所以要加强监督管理。要从社会资源的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实施效果评估这些方面,作出一些规定和安排。最终就是要确保所募集到的各类资源特别是资金真正用到贫困地区、用到贫困群众最急需的项目上。   (吴名)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