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延津县文岩街道82岁的刘玉兰老人看着电视,回想起59年前自己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的难忘时刻,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1960年,23岁的刘玉兰刚刚毕业,被分配到延津县城唯一一所小学任教。当年4月份,因为她普通话说得很好,形象气质又好,被选送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当解说员,一去就是7个月。
当时,新中国还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开始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因此1960年的国庆典礼,只保留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和集会。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刘玉兰被推荐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国庆群众游行活动。庆典现场,以麦穗、钢铁等模型车为前导的游行队伍缓缓地走在长安街上。当刘玉兰走到天安门前,看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时激动万分,与游行群众一起不停地高呼着“毛主席万岁”等口号。刘玉兰老人说:“当时看到敬爱的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我们招手,我仰望着毛主席,一遍遍呼喊着‘毛主席万岁’,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忍离去,光想多看敬爱的毛主席一眼。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后,我又参加了晚上的联欢活动。”59年过去了,刘玉兰老人回想着当年那激动人心的国庆游行时刻,仍然难以抑制自己的自豪之情。
今年10月1日上午,刘玉兰老人在老伴儿、女儿的陪伴下认真观看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她说:“国庆阅兵浓缩了国家的发展成就,59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大阅兵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我打心眼儿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骄傲。” (学玮 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