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农信社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当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部署和《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着眼长远发展,实施“六个六”信贷质效提升工程,全力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9年9月末,全市农信社系统各项存款余额已突破800亿元,达到829.40亿元,较年初增加110.7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06.70亿元,较年初增加63.99亿元,其中,新增个人类贷款44.43亿元,占新增贷款额的69.43%;新增涉农贷款34.84亿元,占新增贷款额的54.45%;存、贷款余额及新增额均位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全市农信社系统“整村推进,批量授信”工作已覆盖乡镇131个,覆盖率达90.34%,已授信10.87万户,授信金额50.8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缴纳各项税金3.41亿元,为地方财税作出了突出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从认识上、制度上和措施上同步推进,全方位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把“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和3000亿元专项资金服务乡村振兴的计划,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三农”等重点,结合“六个六”信贷质效提升工程,制定全市农信社系统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搭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积极探索和创新“党建+金融”新模式,凝聚多方力量,构建“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体系,形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合力,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六个六”信贷质效提升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整村授信、批量推进”“信用户评定”等工作,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转变思想作风,夯实发展基础。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一是以“自我革新”的狠劲,
推动思想的再解放。充分排查梳理全市农信社系统中思想解放不充分、作风不扎实,落实省、市工作要求不力,落实对标学习成果不坚决等一系列问题,深层次剖析问题根源,找准问题病灶,以自我革新的狠劲,从解放思想上做起,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抢抓发展机遇。二是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推动作风的再转变。把“整村授信、批量推进”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发扬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发挥锲而不舍的韧劲。各县级行社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切实提升站位,提高认识,深入到“整村授信、批量推进”工作的一线,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过硬的工作作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推进。
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工作成效。通过学习借鉴先进行社的先进经验,消化吸收,补齐短板,加快全市农信社系统改革发展。一是以真学真懂真用的态度,充分学习借鉴吸收桐庐农商行、延津农商行先进的理念、经验以及保持战略定力和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真正把先进经验和做法学深、学透、学细、学实,切实掌握住、消化好,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融
合,加以运用和发展。二是做好统筹,整体推进,充分调动各县级行社人事、财务、信贷等各方力量和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工作有效、持续推进。优化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配置,把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倾斜,通过“整村授信、批量推进”“信用户评定”“网格化营销”等措施,实现辖内村(社区)金融服务全覆盖,有效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六个六”信贷质效提升工程。
构建党建联盟,形成工作合力。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争取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切实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做扎实、做长久、做出成效。充分借鉴浙江桐庐农商行“党建联盟三级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全市农信社系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开展多种形式党支部共建活动,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农信社(农商行)和当地党委所辖各级党组织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