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张女士”们的“新焦虑”
根据规定,我市实行的延时服务主要满足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遵循自愿原则,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截至10月11日,全市370所中小学(含民办,下同)全部开展延时服务,开展延时服务的学校占全市中小学校总数的22%,参与学生31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34%;
没有参与延时服务的家长有何感受呢?家住牧野区的张女士家的孩子上一年级,没有报延时服务。在她心中,孩子没上延时服务,会不会落下课,老师会不会在延时服务中讲新知识,会不会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她的担心可能正在成为没有参加延时服务学生家长的“新焦虑”。
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建学解释说,《中共新乡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严禁借延时服务名义集体补课、教学、考试,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如果接到家长举报,校长、讲课老师立即被停职。
“市教育部门鼓励全市中小学在延时服务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绝对不是延长学生学习时间,来单纯提高学习成绩。”刘建学强调说。
如何持续办好“延时服务”
运行了不到一个月的延时服务,引起了新乡人民的广泛赞誉。到目前,全市参与延时服务工作的教师达
1.7万人,后勤保障人员900余人,1000余名社会人士参与了进来。
为提高参与延时服务的老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我市通过家长委员会自主管理的方式,综合校外辅导班和午托机构、以及当地职工工资等情况,目前对自愿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收取每月100元至200元的费用,用于补贴。
以率先实行延时服务的卫辉市第五完全小学为例,每名学生每月收取费用100元,老师一节课的补贴在70元到80元不等。资金使用情况由家长委员会自主管理,家长可以随时到学校监督。
“这个收费标准远低于校外托辅机构,且费用由学校和各校家委会共同收取与管理,并全部用于延时服务的相关人员,确保专款专用、多退少补,收支平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延时服务产生的水电、安保等费用,则全部从教育经费中支出。此外,对特困家庭实行减免政策。
“这项惠民政策如何更好地持续下去?既考验着学校的责任担当,又考验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采访中,这是多名教育人士的共识。
“延时服务是家长所需,社会所需,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教育部门的目标。”谈道今后的延时服务工作,刘建学语气十分坚定。
刘建学表示,下一步,教育部门将指导学校,再做进一步完善,包括是不是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给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和孩子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服务等,将这项服务家长和学生的惠民工程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