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晓声文/图
小哈佛塞纳幼儿园开办于2011年,坐落在塞纳春天小区内,是一所精致典雅的现代欧式风格幼儿园。该园一直致力于做国际视野教育的尝试与探索,以建业教育集团独创STAR主题探究课程、蒙氏数学和养成教育为基础课程,以国际视野内容为特色课程,5:5的占比使两大课程相得益彰。
经过多年的积累,该幼儿园现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视野”理念和创新的“国际视野”课程体系,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喜爱。
近日,记者来到新乡小哈佛塞纳幼儿园(简称:塞纳园)时,孩子们手持彩旗,欢声笑语,在幼儿园门口整齐列队。“这是大班的孩子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今天的活动是走进市平原博物院。”园长仝朋珍告诉记者。
本次探访塞纳园恰逢魔方游戏课程。幼儿园的沙池、小厨房、茶室、模拟联合国等10个游戏区域全部开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游戏区域。
魔方游戏课程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区域。选择室外沙池的孩子换上了靴子,挑选自己需要的工具,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进行各种创作。或搭建城
堡,或挖渠引水,或推车运沙。室内小厨房内,孩子们早已穿戴好了厨师衣帽,大班的孩子来回穿梭着给中小班的小朋友整理衣帽和配发工具。
“魔方游戏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混龄开设,在大带小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环境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很好的实践教育。”仝朋珍说。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依次通过六步洗手法后,每四人一组,开始和面、擀面,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制成心形、星状、小动物形状的面饼,交给老师进行烤制……
除此之外,还有编程机器人、我是小主播、科学小实验等多个区域同时在进行着游戏课程,孩子们自建规则,互相协作,井然有序的画面出乎人的意料。
塞纳园是一所以国际视野为特色课程的幼儿园,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课程内容已日臻完善和成熟,课程内容也深受孩子们喜爱。
“我们的理念是,立足本土,融合多元文化。放眼世界,培养国际公民。”仝朋珍介绍,“培养幼儿民族情怀,拓展国际视野”是幼儿园的育人目标,这一育人目标要求幼儿园要准确把握育人之
根——文化脉络。
“孩子们将来要在国际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必须从文化脉络里汲取营养。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根,也是我们育人的根系所在。”仝朋珍说,在此基础上,适当向幼儿介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尊重、接纳、包容的态度对待与自己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仝朋珍介绍,国际视野课程以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为主,包含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两大部分内容。此外还有一门外语的学习,为幼儿未来拓展国际视野提供语言工具。
而这样的课程内容又完全不同于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仝朋珍说,国际视野决不仅仅限于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以及知识的积累,它更是一种态度、观念和思维方式及行为规则。幼儿园注重幼儿的亲身参与和体验。用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如多元文化教学以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为主,使时事新闻、传统文化等课程内容以生活活动、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幼儿熟知。外语学习则通过浸入式英语学习、情景表演进行教学。
国际视野课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模拟联合国和茶艺课程。这两个课程在家长看来,一个非常神秘且令人向往,另一个则是令国人引以为豪、不得不深入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
模拟联合国可谓是创意十足。在活动中,孩子们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
以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参与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通过演讲来阐述不同观点,为了“国家利益”辩论、磋商、游说。
“每一次议题,孩子们都会认真准备,全面了解议题的相关内容。随着对议题深入了解,孩子们对热点问题的认识也在增强。”仝朋珍介绍。目前在中大班逐步开展模拟联合国,确定了8大主题,孩子们通过讨论、收集资料、动手制作等环节来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2016年起,塞纳园一直在做茶艺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支持孩子们的成长。小朋友通过自己动手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学习茶艺冲泡,培养幼儿静心、专注、敬畏大自然的良好品性。
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茶艺课程的授课内容也会不同,中班的幼儿会走进茶文化艺术馆,了解茶的种类及功效。通过表格记录,了解茶的分类,学习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并在实验操作和自主探索过程中,了解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而大班幼儿则需通过观看视频、实地参观,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观察并发现水的冷热对泡茶的影响,以及了解坐、立、跪、行等几种基本姿势,保持仪态端庄。
“茶艺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仝朋珍说。经过近4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幼儿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园本教材《茶文化课程集》,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将会推动幼儿园的茶艺课程继续向纵深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