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陈来胜高度关注村干部难以发现的村民中的小难题和隐性问题,每次“月末例会”让村民代表以提案形式提交村党支部,村“两委”干部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及时解决,从而把小矛盾及时地化解在基层,消除了可能引起大问题的隐患。
陈来胜善于破解急难险重问题,他根据群众意愿及时解决了村集体资产资源整合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东大阳村长期以来存在承包费不交、废弃厂房的集体土地荒废,导致集体资产流失,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这是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于是陈来胜通过让党员、村民代表进行评议,形成共识,之后对这些集体资产流失问题逐一加以解决。由于陈来胜受到群众支持,底气很足,敢于碰硬,方法灵活,当年就收回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80多万元。
陈来胜勇于破解农村的共性难题,即子女不赡养老人的问题。他意识到养老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到村民的幸福感,甚至极易引发各种矛盾。他采取“杀鸡给猴看”的办法,先抓一个典型。同时,他还从党员和村民代表中选出几
名德高望威、公道正派者,和村干部一起同这户村民进行对话。在集体力量的积极有效干预下,妥善地解决了这户子女不养老问题。后来又采取同样办法,先后解决四五户子女不赡养老人的问题。由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东大阳村老人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陈来胜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他任村支书之初,许多村民向他反映:“原来的村干部重大事项都不公开,他们把集体的钱贪污了。”这给陈来胜带来了危机感、使命感。他认识到要想当好村干部,必须做到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一律公开,接受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监督。他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公开。一是“月末例会”进行公开,由有关干部汇报本月财务收支情况,公开项目,既包括重大开支,如新村建设等,也包括小的开支,如给村民发福利,发给准、发多少等。二是利用“网络智慧社区”平台,让所有公开的事项进家庭。村里建立了有线电视网,通到了每家每户,利用这个平台在电视上把所有需要公开的事项让村民都能看到。这种办法相当于把公示栏挂在了每家每
户,让群众更加清楚地了解村务管理情况以及村“两委”工作情况,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由于群众对干部的工作更加了解,也就增加了对干部的理解,从而减少了怀疑和猜忌,密切了干群关系。
实践证明,陈来胜具有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政治品格。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他善于结合农村实际,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方法,努力拓展农村治理模式新局面。
五、乐于奉献,吃苦吃亏走在前
陈来胜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公而忘私,事事率先垂范。新村建设4年期间,他率领班子在工地上吃住、在工地上办公、在工地上解决矛盾,无论冬夏,无论寒暑。有的干部抱怨:“老陈,跟着你太受罪了!”陈来胜说:“干部受罪了,群众就享福了;干部享福了,群众就受罪了。既然咱选择了当干部,就得学会受罪!”村民说:“没有陈书记吃的那些苦,哪有咱东大阳今天的新村呀!”
在社区建房分配时,陈来胜带领党员干部在村里十字路口摆上桌子,采用让村民“抓阄”的办法选房,并且当场公布结果,确保公平公正。有
个村民觉得“抓”的房子位置不好,看中了陈来胜家房子的位置,他二话没说,给予交换。当村民搬进新房时,另一户村民发现自己的房子有瑕疵,他又是二话没说,再次给予交换。日常工作中,陈来胜考虑最多的就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每当看到群众有困难,他不仅在思想上为他们鼓劲加油,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实践证明,陈来胜具有廉洁奉公、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政治品格。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撸起袖子加油干,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
陈来胜在东大阳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1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由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变成了遐迩闻名的先进村。11年来,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经过不懈努力先后干成了一系列大事,东大阳村也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新乡市的先进典型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陈来胜也被誉为新时代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