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书武
10月1日,国庆阅兵,万众瞩目。在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到旗杆处,静等庄严的一刻。、
10时6分,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声令下“升国旗、唱国歌”,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随即响起,已经站定位置的升旗手右臂一挥,将手中的国旗向自己右侧用力抛起,随即收身站定。伴随着国歌,国旗冉冉升起。
“是袁晋爽!”正在收看直播的延津县榆林乡奡村村支书袁德锋一眼就认出了升旗手正是从村里走出来的袁晋爽。
成为一名升旗手并不容易,更何况此时此刻。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虽说只有几百步,但是袁晋爽每天都要扛着3.81米长、15公斤重的国旗杆行进上万米,做到步伐稳健;练展旗,袁晋爽坚持每天握着5公斤重的哑铃挥臂上千次;练收旗,他每天在模拟旗杆下练习上千次。
升国旗、爱国旗,袁晋爽比别人对国旗更有一种深深的情感。去年的一天,三军仪仗队正在列队行进,走在前排中央的袁晋爽看到地上有一面小国旗,随即弯腰捡起,拿在手中。这一段短短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让大家看到了一名对国旗时时刻刻爱护的升旗手。
袁德锋说,袁晋爽从村里出来当兵有三四年了,能成为一名升旗手,是全村人的骄傲,自己也跟着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