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乡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8月15日 星期

星夜无眠问桃李
——记新乡援疆人才、伊吾县中学教师张玉江

□本报记者翟京元刘军旗

张玉江从卫辉市高级中学到伊吾县中学援教的一年多时间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失眠。这失眠和别人又有不同,别人是因为时差和水土不服,过段时间就适应了,而他是在思想上“失眠”了。

多少个星夜无眠,是张玉江对千里之外家人的思念,更是恨不能立刻提高学生成绩的焦虑。

当初来援疆,他是抱着必胜的信心以及极大的热情来的。那是2018年7月份,河南省教育厅有援疆名额,在家属还没有完全同意的情况下,他偷偷地报了名,为的是那分理想,那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

那个时候,做出这个选择是需要舍弃很多的。来之前,他照顾躺在床上的老母亲十几年,3年前母亲去世,身心疲惫的他还没有来得及歇一歇;他的儿子正在备战高考,正是需要鼓励的时候;他的爱人没有工作,这一走,家庭的重担可就落在她一人身上了。

他也听去过伊吾县的人说,那个地方不能去,巴掌大的地方,从东头到西头

就那一条街,一个馕转眼就滚到头了,况且县城里食材供应奇缺,想改善一次伙食都是奢望。

想到这些,听了这些,张玉江笑了笑。人生不能靠听别人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是真实的,也才能丰盈生命,丰满理想。

那是2018年8月25日,他坐飞机、转汽车,一路颠簸,第一次来到美丽天山脚下的伊吾县中学。在这里,他担任高一数学老师,教两个班90多个学生。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有些骨感。他发现,他的能力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出来。原来,由于教学水平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按照他以前的教学方法和速度,是完全行不通的。和内地的孩子比较,这里的孩子学习程度普遍不高,自我管理

能力不足,能够主动学习和跟上进度的,只有极个别学生。

他在课堂上认真地讲解,下面一张张稚嫩的脸望着他,他期待得到回应和互动,然而这些脸仍然一片茫然。很多个瞬间,张玉江都会背过身去,偷偷抹一把眼泪。

他在给学生讲高中的数学课程前,需要把初中的再重新讲一遍,然后再讲当下的课程。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不少学生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

他时刻不忘传帮带,他在伊吾县中学带培了3名特岗教师。他把河南的教学资料带到这里,利用闲暇时间同所带的3名特岗教师谈心,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共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价值。

他想改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利用晚自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谈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最终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他问哈萨克斯坦族学生努尔的梦想是什么,努尔回答“想去月球上放一万只羊”,学生笑了,张玉江也笑了。这晚,他们就像一对亲密的朋友,谈学习、谈人生、谈所有能谈到的事物。

这些谈话值吗?张玉江的回答很干脆:“值,每个学生都是一棵好树苗儿,只要好好浇灌,都会成为栋梁之才。”

他告诉孩子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比如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享受15年义务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不用花钱,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陪伴学习,还有校园建设越来越美,就业渠道越来越宽,人生充满各种成才的可能。

援疆以来,张玉江奉献着、收获着、感悟着。他说,这些星夜无眠的日子,想到的是如何干好一番事业,看到的是平凡日子里结下的师生情谊,感知的是新乡援疆人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收获的是生命中沉甸甸的回忆。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