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国内·国际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8月14日 星期
——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建厂50周年群英谱(十)
实践出真知
——记心连心深冷能源公司监事会主席闫红伟
工作中的闫红伟 徐胜楠摄

1987年,闫红伟从原阳县一中高中毕业,这是他的最高学历。在本科学历遮天盖地的今天,闫红伟已任心连心深冷能源公司监事会主席,他带领公司众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突破了多项技术屏障,使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2004年,他主持了公司空分设备的设计和建设工作;2010年,他担任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的设计工作并任工程建设总指挥;2012年,他主持公司100kt/a扩产项目的设计与建设;2015年,“一种双塔精馏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的新型装置”在新疆心连心公司投入使用,它一举推翻了过去的生产技术路线,投资少、能耗低,优势非常明显;2017年,他设计国内首创的高纯一氧化碳生产线在心连心投产。在此期间,他带领技术团队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为心连心深冷能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及新三板挂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科学家、发明家和技术带头人不是都要从大学的校门走出来,比如爱迪生,只在学校读过3个月的书,却有包括电灯、电影、留声机等1000多项发明。闫红伟1985年高中毕业时没有参加高考,家里穷,作为心连心化肥厂的子弟,他拥有了到心连心上班挣钱的机会。初到心连心的氧气站,他当过氧气充装工,当过试压工,当过生产氧气的操作工。和其他工人不同的是,他扎实的高中学历不仅在当时的工人中凤毛麟角,而且他高中时尤其是物理、化学好,遇事又爱琢磨。于是,同是工人,当机器不正常但又不能停止生产的时候,别人一天只能生产十几瓶氧气,闫红伟却能生产40多瓶。他的诀窍是他会用物理的方法鼓捣机器,当时的机器结构

非常简单,稍微上点儿心,就会对机械原理知道个大概。为此,工龄最短的他不仅当了劳模,而且在短短5年内脱颖而出走上了生产、技术领导岗位。

闫红伟所在的厂是心连心的下属企业,最早的产品就是生产氧气,一部分供心连心化肥生产用,一部分卖给社会。说是厂,但早期的时候一直也就二三十号人,虽然闫红伟坐办公室,但生产、技术、管理、闲杂事物甚至往车厢装氧气瓶什么事情都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厂小,总公司也顾不上深管,厂里的生产时好时坏,没有钱,就没有新设备的投入甚至连设备维修的资金都挤不出来,最困窘的时候卖一瓶氧气还挣不了一瓶啤酒钱。机器老态龙钟总是出毛病,有一次请邯郸厂家的师傅过来修机器,两个技术人员忙活儿了一上午,中午请人家吃饭,作为“干部”的闫红伟作陪,几个小菜,也没有酒,累了一上午的邯郸客人憋不住说,能不能上瓶啤酒。当时厂里穷得叮当响,对业务支出有严格控制,谁要酒谁自己掏钱,但客人提出来又怎能拒绝?涨红了脸的闫红伟狠了狠心喊道,上两瓶啤酒,自己付了5块钱。大概近10年的日子里,叫做“空分厂”的厂子苟延残喘地活着,厂长走马灯一样的换着,闫红伟至今共经历过9任厂长,那个时候换得最勤。终于到了2002年,奄奄一息的空分厂到了生死关头,心连心准备把它拍卖了。无职无权只会维修机器的闫红

伟突然感到了危机,他一反过去的矜持,联合过去的一个厂长去游说心连心的领导,厂子虽然到了濒临倒闭的关头,但闫红伟对这个他厮守十几年的地方有了深深的感情,还有他一拨儿的工友弟兄们,真散伙了,大家怎么办?终于在真诚的感动下,空分厂没有解散,也没有拍卖,继续留在了心连心的队伍里。

应该说,拍卖风波是空分厂的一次

大转折,它告诉厂里厂外的有关干部工人,在改革的大潮中,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畏首畏尾必将死路一条。闫红伟有涅槃一般的感觉,他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技术改造上面了,只有技术的革命,厂子才能柳暗花明。空压机有很大的改造空间,他想好了思路,做了设计,又向生产厂家和同行广泛咨询和寻求支持,终于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可仅仅需要1200元的技改费用,因为厂里穷,厂领导迟迟

下不了决心,闫红伟一次一次为1200元努力,最终说服了厂长。这次空压机的技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给空分厂带来了巨大收益,产量一下子增长了50%。那几年,国家改革开放正风生水起,市场对氧气的需求旺盛,有多少可以卖多少。有数据统计,GDP每增长1%,气体需求就会增长1.3%。闫红伟希望生产再上一层楼,他大胆提出要买一台二手的他希冀已久的“新”设备,厂里小心翼翼地向总公司打报告,还是总公司领导视野宽阔,说不要二手的,买新的,不要小的,要买就买大的。总公司一下子拿出130多万元,购置了一台最大最新的设备,让闫红伟直咂舌儿。新设备让产量达到了日产1200瓶,产量提高了5倍。那一年年底,空分厂实现盈利50万元。从厂领导到工人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从2006年起,闫红伟心里就酝酿生产二氧化碳,他觉得这个产品技术成熟,市场也特别好,如果厂里上了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产品单一问题,更重要的是效益非常好。他多次向厂领导汇报情况,寻求领导支持。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打动了领导,一句:可以,调研吧。2007年春节过后,闫红伟就领着一个团队,去周边调研市场,去全国各地考察技术和设备,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厂里原有的3亩地已经放不下两个产品的膨胀了,就去向总公司要地,去的时候心想既张开嘴就要十几亩。

还是总公司领导高瞻远瞩,一开口就给了50亩,当时全厂才20多人,一人合两亩半。计划准了,地方有了,就看闫红伟的了。闫红伟那一年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项目发起、技术接洽、合同敲定、工作计划、人员安排、各种协调等,那一年晚上10点钟之前他很少有下班的。最终,2010年4月30日,年产3万吨的二氧化碳项目开车成功,产品供不应求,还是生产多少卖出多少,5个月之后,在原装置上,闫红伟对设备进行了改造,使年产量达到了7万吨。空分厂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顺风顺水顺船,人也渐渐增多,名字也改成了“深冷能源公司”,50亩地也不怎么觉得阔绰了。

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闫红伟的职称,还是个中级工程师,他的高中学历永远不会跟着他的作品而变化。屡屡在全国的行业会议上,大家都不信这个在业内已经大名鼎鼎的技术元老在职称上还是这么稚嫩。闫红伟依旧是他的性格,不善言谈,爱琢磨事,行业内随便的交谈他都能闻出生产和技术的味道。由此,他常常分心,正给别人说着话呢,脑子又跑到技术上去了,厂里许多改革的思路都在他莫明其妙的行为中成型。

真正的人才是脑勤、手勤、脚勤的人,又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实践出真知是被无数人证明过的真理,闫红伟不过又给你演绎了一遍而已。

□史国新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