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8月10日 星期

用军人脊梁扛担当
——记军转干部、市住建局副局长张付银
2016年7月9日,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张付银(右)和抢险突击队员在现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高志勇摄

□本报记者贾智勇

穿着一件30块钱的灰白色防晒衣,骑着一辆旧踏板摩托车……在街上,你很难将他与市住建局副局长对号入座。

“他就是张付银副局长?”看到独自骑着摩托车下基层检查的上级领导,几名初次见面的干部有点儿不敢相信。

提起张付银,市住建局局长吴毅强对这位军转干部出身的班子成员满是夸奖:“别看张副局长身材不魁梧,但是军人出身脊梁硬,扛起的担子可重了。”

1993年,张付银入伍于沈阳军区。从在黄海北部海域某海岛戍边到供职于济南军区联勤部司令部,22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军人血性。

转业来到地方,军人血性不能丢。张付银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6年7月9日,我市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市区内涝严重。当日凌晨就到岗的张付银,乘坐着工程车历时7个小时,对市区17条重点道路进行巡视,查看积水情况,了解险情。累了,他就在车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啃点儿馒头、喝点儿水……

7月11日凌晨,高铁新乡东站广场区域汛情告急:赵定河漫堤,河水涌入广场。站前绿地积水成湖,湖水最深处达1.6米以上。张付银立即带领突击队员,组织铲车、推土机、排水泵等器械,冲在了前面。7月12日上午8时,平原路东延道路京港澳高速涵洞严重积水并出现险情,如不及时排除积水,将严重影响京港澳高速安全。张付银又组织抢险突击队员,立即奔赴现场……至7月16日凌晨,积水全部排完。

连续几天抢险救灾,张付银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危难险重之时,我是领导干部,又是军人出身,身体素质好,我不冲在前,谁冲在前?”不仅在灾情面前如此,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张付银也同样勇挑重担。

住建系统工作繁重、担重责是众所周知的。分管

工作调整后,张付银更加忙碌了。百城提质、市政建设、市区防汛……每项工作都是全市的大事,都是重点工作。

“住建工作关系全市城市建设、市容形象、城区防汛等,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责任大、压力大、空闲少,天天忙得很,几乎没有周末。”谈到家庭,张付银有些愧疚,母亲和哥哥一家住在郑州,由于工作繁忙很难过去看望、照料;孩子更是根本没管过,全靠妻子一个人操持家务。

“工作总得有人干,总得有人付出。”他常常拿这句话来说服自己。

张付银对口帮扶的贫困户是封丘县潘店乡沿林庄村四组宁秋梅家。几年来,他经常抽空去宁秋梅家走访,嘘寒问暖,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多次领着宁秋梅到各级医院看病。

在他的关心下,在市住建局驻村工作队及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宁秋梅一家及时享受到了一揽子保险、广电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实实在在的扶贫政策。由此,张付银也和宁秋梅及其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9年市区防汛综合演练准备完毕,请指示……”8月8日下午,市区综合防汛演练现场,张付银如当年在部队时一样,军姿飒爽,声音洪亮,向副市长王天兴汇报。

当日,我市防汛演练圆满举行,达到了练兵效果,为市区防汛安全增加了筹码,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忙碌之后,张付银高兴地给母亲和妻子打了个电话。

当年海岛戍边卫国,今朝地方履职尽责。

“攻山头、占高地,指哪打哪、勇往向前。”张付银以自己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军人血性,诠释了一名军转干部的爱国敬业情怀;用军人特有的刚硬脊梁,担起了我市住建工作的重担,如一粒金子闪闪发光,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党员干部,为新乡出彩增添了光辉。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