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津县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出实招、重实效,县、乡、村三级联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与污染防治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探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组织领导到位。延津县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层层明确责任,逐级量化目标,确保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事。一是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具体实施。制订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由县到乡到村,层层细化分解,具体落实到人,使每个人肩上都有目标、有任务、有责任。二是完善例会制度。建立了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县领导、成员单位、各乡镇参加的会议,今年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2次、专题推进会议3次、专题协调会议5次,专题研
究安排工作。县委、县政府经常到各乡镇进行调研督导、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思想动员到位。通过广播、悬挂宣传条幅等形式,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县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掀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新高潮。各乡镇利用集会等人员较多的地方发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宣传资料,全县已印制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出动宣传车200余辆次,悬挂宣传条幅500余条,村广播2万余次,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县营造了城乡互动、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
资金投入到位。落实财政保障措施,将1200万元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城乡环卫设备购置和保洁队伍建设、垃圾转运、示范村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各乡镇所需经费县、乡两级按照1:1的比例共同承担。探索实施全县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行方法,根据卫生保洁实际需求,全县各乡镇、村都配备了足够数量的保洁人员和环卫车辆,做到机构、人员、资金三到位,确保了卫生保洁工作正常开展。截至目前,该县已配备各种环卫清运车62辆,保洁员954人,垃圾桶1.1920万个,其他环卫设备3000余件。今年以来,该县在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投入超过了7500万元。
工作机制到位。一是实行城乡环卫市场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做法,与河北润义、河南瑞德清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对全县农村垃圾治理实行市场化管理,全面完善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设施设备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户投放、环卫公司收集转运、县集中处理”的运作模式,实现全县生活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出台了延津县“厕所革命”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及责任分工。县中心城区新建公厕8座、改造厕所13座、全部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每个乡镇建成区(中心村)新建、改造厕所2座以上;新建农村公共厕所60座。引导群众开展户厕改造取得初步成效。在王楼镇任庄村、黄寺村率先启动农村户厕改造,群众参与积极性较高,按照每个乡镇两个试点村的原则,在全县探索推广农村户厕改造。目前,该县已完成农村改厕1.5万户,年底前完成2.5万户改厕任务。三是建立督察考核机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督察考核工作方法,督察考核采取月考评和年度总评。月考评采用暗访与召开现场会相结合,对各乡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督察考核。由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抽调成员单位人员组成考核组,从每个乡镇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行政村进行实地检查。按照《延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对每月考核排名前3名的乡镇分别奖励10万元,对年度考核前3名的乡镇奖励50万元,对工作落后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
统筹结合到位。延津县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农村产业发展、驻村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扶贫、交通、公路、住建、水利等部门参与,整合涉农资金6700多万元,积极参与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创建活动。启动塔铺街道办郭庄村、东屯镇水花堡村、文岩街道办史良村、王楼镇任庄村等5个试点村的污水治理工作。以全县43个贫困村为重点,按照示范村标准,统筹规划,分部门协作,集中力量打造“四美乡村”示范样板。截至目前,该县已创建“四美乡村”示范村22个。
通过多种措施的深入实施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延津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刘先海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