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7月25日 星期

她以温情唤明天
——记红旗区司法局向阳司法所所长高歌

本报记者吴孝清通讯员王国毅

一株弯曲的枝条,在这里经过修整矫正,可以长成挺拔的大树;一朵枯萎的花朵,在这里经过润泽呵护,可以重新绽放艳丽。我市红旗区司法局向阳司法所所长高歌和她的助手,正是以青春的热情、人性的温情,长期以来默默履行着这分神圣而又繁琐的职责。

2012年春,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法学专业的高歌通过公务员考试,入职到红旗区司法局工作,两年后,因工作成绩优异,被组织委派到向阳司法所任所长。向阳司法所很小,刚开始只有她一个人,后来同事张骏毅调入,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肩负起辖区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及法律援助等公共司法行政工作。

在诸多职责中,社区矫正是基层司法所最重要、最难办、最令人头疼的事儿。它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后,提倡人性化管理的新生事物,即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目前,向阳司法所辖区共有矫正对象20余名,这一特殊群体虽未被收监,但都负罪在身,大部分心理失衡、性格怪僻,对外界的触碰敏感而又脆弱,如不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正,很可能会使他们故态复萌,罪上加罪。这样既毁了他们的人生及家庭,也会危及社会的和谐安定。高歌和同事除了对辖区矫正人员的日常学习、公益劳动、电话抽查等常规工作进行严格监管外,还不时通过矫正人员的家庭、邻里、朋友圈,及时细致地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轨迹、心理状态,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妥善解决,将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之中。

张某原是某企业一名领导,各种荣誉加身,去年因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来到向阳司法所接受矫正改造。刚来时他心理落差较大,人变得消沉抑郁,拒绝与任何人交流,矫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高歌通过与其爱人、挚友多次沟通,了解到张某服刑前有读书诵诗的爱好,就利用星期天到图书馆借来名人传记和唐诗宋词给张某阅读。张某从书中汲取到正能量,渐渐从封闭抑郁中走出。高歌又因势诱导,给予鼓励,让张某在矫正人员学习班上领读文章,畅谈感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高歌的循循善诱和耐心鼓励下,张某重拾往日的自信,变得开朗健谈。现在的张某不但是矫正人员中的学习骨干,而且还把有关法律条文和学习感想写成诗歌朗诵

给其他矫正人员听,由一个充满抵制情绪的矫正对象变成了一位法治义务宣传员。

另一名矫正对像孔某,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丈夫与其离婚,唯一的儿子也因诈骗罪入狱。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其万念俱灰,几次自杀未遂,身体每况愈下,吃什么药都不见效。详细了解到她的情况后,高歌对这个不幸的女人深感同情,便四处为她寻诊问药,最后驾车100多公里,请来一位乡间老中医,为孔某把脉扎针,配制偏方,治愈了孔某长达10年的顽疾。接着,高歌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孔某适时进行心理疏导。每天一下班,高歌就到孔某家帮她打扫卫生、煮汤熬药,借此与她拉家常、谈人生、讲法律,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过失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并鼓励她悔过自新,重燃生活的勇气。

针对孔某赔付受害人20多万元、已是家徒四壁的困境,高歌又多次跑社区,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待其身体恢复健康后,高歌又积极与辖区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为孔某找到了一份家政服务工作,每月可收入3000元。至此,孔某那颗冰冻的心终于被脉脉温情所焐热,一个濒临绝望的灵魂,终于看到了明天的光辉。她泪流满面地拉着高歌的手说:“我失手杀了人,罪该万死,连亲人都遗弃了我,可你们待我比亲人还亲。我一定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每天工作千头万绪,并且还要面对众多性格各异、心理敏感的特殊人群,身处普法第一线一干就是7年,心里累不累、烦不烦呀?”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开门见山地问高歌。

“说实话,累。烦不烦呢?确切地说,可能有那么一点点儿吧。但当看到那么多曾因各种原因步入歧途的社区矫正人员,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迷途知返、步入正途、重新拥有美好明天的时候,所有的累和烦顷刻间便烟消云散,我感觉再累也是值得的了!”说这些话时,高歌下意识地握了一下拳头,语气坚定,目光柔和,仿佛浑身充满了无尽的激情和力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歌自调任向阳司法所所长以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4人、人民调解案件200余起,普法宣传百余次,受益群众超万人次。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她被选拔为副科级干部;2018年,她再次荣获“红旗区优秀司法工作者”称号。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