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哲刘军旗赵改荣
初心不改铸警魂,使命担当护平安。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牢记使命、忠实履职,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书写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壮丽篇章,为全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诚卫士。
今天,本报刊发关于人民警察张强的通讯,记录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历程,弘扬她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担当精神,激励全市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凝聚起助力新乡振兴、中原出彩的磅礴力量。
时光深处,岁月静好。总有人秉持初心默默奉献,总有人不畏艰辛砥砺前行。
河南新乡,4000余名人民警察,每时每刻都在忠诚地履行着神圣使命,守护着一方平安。这其中,有一个身影,从未停歇地奔波在牧野大地执法第一线;有一个名字,荡气回肠地响彻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有一种精神,永远激励着公安队伍勇往直前。
她,就是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政委张强,一位铮铮铁骨而又柔情满怀的女性,一位从警35年却依然奋战不歇的警察,一位逢先必争、逢旗必扛、逢冠必夺的强者。
她是女儿,她是妻子,她也是母亲。但她说,她首先是一名人民警察、公安卫士。
她以35年的从警人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担当和价值追求。
她以35年的从警人生,回答了一名共产党员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初心,忘记为什么出发。
赤胆,凝铸了她坚强不屈的个性,不忘初心的情怀,忘我工作的拼劲。从警35年来,她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使命宗旨,对阵邪恶,目光如炬;面对疑难,心细如发;每遇危难,从容镇定。档案室那高高摞起的案卷里,写满了她对事业的忠诚担当
窗外,又到了石榴花开的时节。
刚刚做完手术的张强,被推进了病房。
此时,距她就任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政委,不足5个月。
这100多天里,同事们很少看到她久坐在办公室,但凡办公大楼的警铃响起,就能第一时间听见她那熟悉而短促的声音:有警情?走,快走!
有同事戏言,“政委政委,看报喝水”,哪有政委事必躬亲,天天去一线刑事案件现场的?
“凡属刑事案件,不论案件大小,都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必须尽快破案,必须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这是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俊杰经常强调的一句话,也已成为全市公安机关办案的一道铁律。
呼啸的警笛声中,作为主管刑事技术工作的张强,又一次出现在一起盗窃案件的现场。
两个月前,一家养殖户被盗10箱
鸭蛋、15袋饲料,按规定是不属于市公安局出勘现场的案件。此案虽小,对于一家农民养殖户来说却是“大案”,于是张强便带领市公安局刑事技术人员,顶着狂风赶到了勘验现场。
应当是同行作案、熟人作案,不然不会偷了鸭蛋又盗饲料,不然不会……从一串脚印,从现场细节,张强很快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轮廓。紧接着,在划定范围内对重点同类养殖户逐户走访、逐人见面。
72小时后,案破物归。
采访中,犯侦支队刑科所教导员、“老刑侦”李全斌言语中透着佩服:如果不是张政委到现场,这个案件不会破得这么快!
用张强政委的话说,破案是公安机关的灵魂,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放眼全省,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工作的成绩,曾一度落后。
今年1月18日,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班子成员分工,刑事技术的重担压到了张强的肩上。
柔弱的身躯,刚毅的个性。男人般性格的她心急如焚,恨不得一天掰作几天用。夜不能寐时,她就将如何迅速摆脱落后工作局面的工作思路一一记录到手机上,第二天再逐件逐项抓好落实。她常说:“我决不能辜负了市局党委的信任和支持!”
10天后,一起专案被快速侦破;1个多月后,两宗大案连传捷报。
……
市公安局通报表扬,省公安厅排名考核,一季度市公安局刑事技术考评成绩全省第一!
时光往前推。
那是9年前的一个夏天,一群无理取闹的商贩,聚集到纬五路公安分局,扬言:“不赔几十万,砸了办公楼!”“局长是个女的,不信她不怕,趁早别和我们过不去!”
时任分局局长的张强,处乱不惊,目睹来者的嚣张气焰,拍案而起:决不允许任何人在公安机关撒野!
只见她边集结民警,边斩钉截铁地发出指令:“寻衅滋事者,一个不留,抓!”
一看女局长较了真,滋事者、堵门者、妄言者跑的跑、躲的躲,转瞬间现场剩下3人。此时,临危不乱的张强,又拿出了做群众工作的“绝活”。
她一字一顿地说:“我是个女人,但我更是一名警察,不是我和你们过不去,是法律和你们过不去。”继而,张强向现场闹事人员讲法律、谈政策,摆道
理、说危害,分析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刚柔并济,直至对方心悦诚服。
纬五路公安分局虽局小人少,但事儿却一点不少。辖区企业多,城中村多,在校学生多,常住、暂住人员达10多万人。一度,堵门闹事、采沙偷盗、车祸溺亡之类的案件时有发生。
那些年,他们先后快速打掉了盗窃汽车电瓶团伙,成功破获了小区电梯主板系列盗窃案、砸车窗系列盗窃案等一系列直接侵害辖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刑事案件,而且还连续多年保持案件“零信访”、命案“零发案”。
张强执掌纬五路公安分局的9年,也正是经开区快速发展的9年。这座白手起家创建起来的工业园区直至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拥有近千家各类企业,引领着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铿锵前行。
而这一切的背后,无不蕴藏着张强及全局公安民警保驾护航经济发展的满腔热血和拳拳之心。以至于中关村e谷总经理王嘉琛如是感慨:我们企业入驻两年多了,有时似乎感受不到公安的存在,而又时时刻刻在感受着公安的力量,因为这里太安全了!
时光再往前推!
1997年大年初一晚上,一家5口惨遭杀害。这起被命名为“2·7”案件的惊天大案,一时震惊全国。面对顽固狡猾的犯罪嫌疑人,连日轮番审讯,硬是未能撬开其口。
有人提出让张强试试吧。彼时,是她从事预审工作的第13个年头。
审讯室里,张强正义凛然,不怒自威,犀利的目光直逼对手。数个回合较量,面前的犯罪嫌疑人终于瘫软下来,边擦汗边嗫嚅道:我认罪……继而,如实供述了其雇凶杀人的全部犯罪事实。
行不义者早已伏法,我们的城市一派祥和,直至今天,那起大案、那审讯室里数番魂魄的较量,仍令我们挥之不去。
……
初夏的一缕阳光,照进病房时,张强的手机又响了——
“好的,我跟你们一起去现场。”
是的,张强坐不下、闲不住,这不仅是争先创优、不甘落后的性格使然,更是那份燃烧的初心、手心里的责任在时刻告诉她不敢懈怠。
她渴望永远以冲锋的姿势,践行22岁那年的入警誓言——
“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