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通过视频监控抓获嫌犯1700余名、找到走失人员近800名
本报记者魏明哲
“角角落落都能看得到,图像清晰、无死角,真正体现了精准、高效的特点,咱普通百姓更有安全感了。”6月10日,市民王女士在参观了我市的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后,这样对记者说。
近距离感受“天眼”功能
据了解,为了加快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视频监控效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我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视频监控“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卫工人、小学生代表等走进视频监控中心和110指挥中心,近距离感受“天眼”的强大功能。
“近3年来,市委、市政府投入1.25亿元建设新乡市区治安二期、三期视频监控……”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值勤民警对我市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管理维护、人员值守、案件侦破等方面情况作了详细说明,播放案件侦破视频,并逐一解答部分受邀代表的提问。
“以前我们环卫工人在一些路口进行清洁作业时,最害怕在一旁快速行驶的车辆威胁安全。现在我发现许多车辆都能遵章行驶,这其中是不是就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功劳?”环卫工代表的提问,得到了现场值勤民警的肯定回答:“监控探头清晰度极高,不但能分辨车牌号,而且就连驾驶员的面部也能看清,我们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查获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有200余起。这对驾驶
员能起到约束作用,而且对违章驾驶行为也有震慑效果。”
监控全覆盖向基层延伸
成效的取得并非一日之功。自2017年以来,我市将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市委政法委将其作为政法综治工作“一号工程”来抓。为此,先后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加强了组织领导,规范了建设标准,制订了建设方案。同时,将县(市)、区作为视频监控的建设主体,在县(市)、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设试点由点带面,投标程序由繁至简,建设投入化整为零,监控平台由乡镇(街道)到村(社区),提高了乡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群众的积极性,缩短了建设周期,建设更加贴近基层。据统计,全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9.72亿元,近年新建高清视频探头2.1万余个,高清监控探头6400余个,新建县、乡两级视频监控平台135个,新建村(社区)监控平台962个,接入市公安局视频监控联网平台达1万余个。
“天眼”虽然好,维护管理不可少,我市还不定期对各级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应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建立检查、暗访、督导、通报制度;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建设督导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及效果符合预期目标。同时,加大市直单位、学校、银行系统、交通等行业视频监控建设的技术指导、管理监督力度。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先后召开了18次协调会,组织联合督导
检查22次,下发通报、专报和督导函82期,保障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眼力”不凡获广泛认可
“以前认为只有主干道上才有监控,没想到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都有它‘潜伏’其中,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小作用。”东街办事处辖区居民李先生这样称赞道。原来,去年5月的一天,来自河北邯郸的中年男子来到红旗区东街办事找到视频监控员,说明来意,其子从邯郸坐火车来到新乡,与家人联系一次后便失联了。据知情者透漏,可能被附近的一个传销组织拘禁了。得知情况后,监控员协助警方通过视频监控追踪到,其子在牌坊街一家商务酒店入住过,沿着这一线索一路查找,最后在市豫程小区发现了踪迹,警方最终解救了被拘禁人,成功抓获传销组织头目。
据统计,2017年至今,全市公安机关已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破获案件1900余起,其中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与此同时,“天眼”的救助功能进一步凸显,直接服务群众1.7万余次,帮助寻找走失人员近800名,挽回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
而视频监控“开放日”活动的举行,也让不少受邀代表成了义务宣讲员。“大家注意了现在气温比较高,在路口清洁作业时不但要注意周围的车辆,自身也要注意遵守交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报警,不要与司机发生冲突,现在大街小巷都有监控探头,是谁的责任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