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玲
初夏时节,百花争艳。
走进获嘉县史庄镇,穿梭在不同村庄之间,如同走进了一座座公园,处处皆是美景。
就拿该县西曹庄村来说,一踏进村庄,就可以感受到天然氧吧带来的舒适感,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原来村庄被几百亩的海棠园包围着,正繁花似锦的开着。小村庄的道路上,干净敞亮、整洁有序,每家每户房前都种着杏树、海棠、月季等绿植,偶尔有几片叶子、花瓣飘落下来,就有保洁人员过来清理,装入绿色的环保垃圾桶里。只见几位老人静静的坐在树荫下,轻声交谈着,仿佛在回忆过去,也仿佛在享受着这美好的人居环境带来的惬意。
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我市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这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我市的信心与决心掷地有声:坚决夺取百日攻坚的全面胜利,真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动员令一出,全市上下闻风而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干部的作风状态,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基于此,3月29日,全市城乡环境
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召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理城乡生活垃圾、清理坑塘河道、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通过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全域保洁长效机制,实现垃圾杂物“八清零”,建立完善“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城乡垃圾治理长效机制,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即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洁净),切实推动从城市到农村、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城市景观到乡村景色的全域改观。
动员令一经发出,各县(市)、区迅速行动,县、乡、村三级层层动员部署,层层传导压力,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全市掀起了环境整治高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30余万人次,累计清理垃圾13万立方米,2100个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实现了垃圾“八清零”目标,占全市村庄总数的61%。清理敞开式固定垃圾池759个,清理不达标垃圾填埋点171个。12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完成公厕改造,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4.7万户。
“现在,我的朋友圈里全是朋友们在家门口的自拍,真的是随手一拍就是大片!随着家园环境的改善,这种古朴、自然、清新的感觉,也别有一番风味!”在获嘉县史庄镇上班的王园如此说。
是啊,不管是走在获嘉县的大街小巷,还是长垣县的街头巷尾,在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走在前列的县(市)、
区,无不呈现出村容焕然一新、村民其乐融融的美好画面。徜徉其间,不是观光胜似观光,乡村游、近郊游方兴未艾。
健全机制,坚持才是最大的收益
任何事情,一时易做坚持难。
百日攻坚只是开端,想要将城乡良好的面貌保持下去,需要长效机制的建立,靠制度去巩固提升。
获嘉县有关负责同志对记者说,获嘉县大力推进“幸福分”“随手拍”“几分钱”等举措,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幸福分”是以“指标树导向、评比赢积分、积分兑商品”的方式,在全县农户中推行幸福积分管理,为教育引导群众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促进了群众生活习惯改变。“随手拍”是每个乡镇成立一个环境整治群,每个村至少邀请一名县乡人大代表或“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司法工作者)加入,负责对村内环境问题随拍随传,同时明确专人负责收集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几分钱”是根据村情不同,通过“四议两公开”后向群众每人每天征收1分钱至5分钱,每年每人也就10块钱左右,强化了群众的参与意识,有效发挥了群众的监督作用。
除此之外,长垣县在全县范围内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累计评选星级文明户3496户;实行村庄卫生积分管理,以公益活动换取积分,以小礼品培育乡情、亲情,激发群众“户户参与、人人受益”的参与热情,营造你追我赶、争相文明的良好氛围。红旗区小店镇刘景屯村实行“街长”负责制,推选出一批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街长,负责对所居住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文明劝导和监督。
目前,我市所有县(市)、区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全市3364个村庄建立了市场化保洁机制。这一系列务实管用、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长效机制,积极推动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在这场“战役”中收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抓城乡环境整治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引导全民参与环境整治,让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美丽乡村的受益者。
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村美院美环境美,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