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保军 文/图
买世蕊出生在我市一个回族家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买世蕊家的家风。受父辈善良品德的熏陶,买世蕊从小就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善心,年轻时就被评为河南省首届十佳“学雷锋标兵”。
今年54岁的买世蕊,30多年来孝老爱亲,不仅照料了100多位孤寡老人,还助养了300多个陷入各种困境的孩子。她用一颗朴素的仁慈之心,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之曲。
买世蕊的丈夫姊妹5个,丈夫排行老三。自从她和丈夫结婚进了婆家后,就自觉地挑起了家庭的重任,上孝敬公
婆,下照顾姊妹。婆婆患了肺癌,已到晚期,由于买世蕊不惜一切代价为老人治病,晚期肺癌的婆婆生命延续了8年
之久。婆婆辞世后,公公也是百病缠身,多次住院。买世蕊不惜代价,坚持近20年陪伴老人,直到老人80多岁离世。丈夫的哥哥患了肺癌,买世蕊和丈夫不仅主动出钱,还让丈夫在医院日夜护理。
买世蕊在公益事业上捐助高达300余万元,但他们一家多年住在一套50多平方米的上世纪80年代的顶层老房子里。房子没有暖气,遇到雨雪天四处漏水。懂事的儿子从不和别人攀比,在他9岁时就主动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西部地区捐建了一个水窖。儿媳银鑫用自己婴儿的脐带血挽救贫困山区白血病患者兰兰的生命。买世蕊的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300个孩子的“妈妈”
2018年10月3日,因家中液化气爆燃,高二女学生李辰玺全身烧伤面积高达80%,生命垂危。中央级媒体报道了李辰玺父亲“割皮救女”的感人事迹,并呼吁社会救助。买世蕊从媒体上看到这一报道后,立即带着5000元现金和慰问品到医院看望李辰玺,并与她母女相认。在买世蕊的鼓励和帮助下,李辰玺的病情得到控制,坚强地进行康复活动。买世蕊看到了爱创造的奇迹,感到十分欣慰。
帮助农村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接受正常教育是买世蕊公益事业的重要部分。这些年来,她坚持资助“世蕊春蕾爱心班”和“留守儿童班”,人数增加
到300多人,资助他们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
买世蕊除了资助困难和失学儿童,还收养、照顾了5名孤儿。她还与司法系统结合,长期义务帮教数百名误入歧途的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和关怀,使浪子回头,回归人性和良知,帮社会减震,促社会和谐,几十年来,买世蕊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一名女性、一位母亲的悲悯情怀,使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百位老人的“亲闺女”
孤寡病弱老人是买世蕊特别关注的对象。工作每调动一处,她都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主动和办事处领导联系,了解辖区困难户,特别是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几乎每个辖区都有她的“妈妈”。五保户张友莲、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李彦斌、患有残疾的特殊困难户魏河英等多位孤寡老人都和买世蕊以母女相称,受到她多年的资助,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数百名老红军、老荣军就把买世蕊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买世蕊都用自己微博的工资为老人买生活用品甚至衣服和被褥。她说,他们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受了伤,有了残疾,终身未成家,这些英雄都是人民的功臣!我们要像家人、亲人一样来关心他们,让他们的晚年感受到温暖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