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改荣
晚春的蒲城大地,处处生机盎然。下午3时,向阳社区韵味十足的戏曲声,陶醉了鸟语花香的午后时光。走进房间一看,一群老人围坐,吹拉弹唱,一派其乐融融的幸福场景。
在向阳社区600多平方米的功能室,记者看到,这里不仅设有亲子乐园、心理咨询室、矛盾调解室、图书室、书画室,还有社区议事厅、党员活动室、便民活动站、日间照料中心、志愿者服务站等。
“现在不仅有了活动场所,而且社区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退休教师赵凤兰是社区舞蹈队的成员,她激动地对记者说,以前没事就待在家里看电视,整天感觉碌碌无为,精神空虚。现在,她一有空就到社区和大伙一起练舞蹈,生活充实而快乐。
向阳社区共有2130户6500人,316名党员,2018年5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是长垣县先进示范社区。谁能想的到,一年前的向阳社区还是一个居民意见大、归属感差、反映诉求渠道不畅的问题社区?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治理,关键因素在于基层党组织。”蒲西街道纪工委书记高昌萍介绍,新成立的向阳社区在治理过程中,根据居民需求,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宗旨,以零距离服务为纽带,全方位开展治理和服务创新,并在工作实践中开创了“535”工作模式。
据介绍,所谓“535”就是“五微”(“微课堂”“微平台”“微服务”“微机制”“微联动”)党建、“三社联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联动)服务创新和“五共”(议题共商、事务共管、社区共治、资源共享、文明共建)治理等工作模式。
“这样的新型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且进一步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服务建设新格局。”高昌萍介绍,向阳社区目前有3名小组长、42名居民代表、45名楼栋长和300多名志愿者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已通过居民自行解决问题32个,通过社区组织帮助解决问题451个。
张素丽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以前,她的重心是自己的“小家”,现在她成了社区孤寡老人家的“常客”,有事没事都会去拉拉家常,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还经常给老人送去自己的“拿手菜”。像她这样的志愿者在向阳社区不计其数,他们不约而同地被向阳社区这个大家庭所感染,积极参与社区的点滴建设。
采访结束时,84岁的老党员李发喜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在这里居住了14年,第一次遇见这么好的社区党员干部,他们不仅敢干事,还能干成事、干对事。他们为社区创造了一个‘心向党’‘一家亲’的幸福大家庭。我可得要好好享受这美滋滋的生活!”
记者手记
在向阳社区采访,感触最深的是,上至80岁老人,下到几岁孩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向善向上的光芒,每个人都无私奉献着智慧和力量,我想,这或许就是向阳社区幸福的源动力。
向阳社区能有今天的“华丽转身”,关键得益于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一支好的社区干部队伍。他们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他们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探索的“535”工作模式,是有效治理社区的成功实践,它不仅为长垣县还将为全市社区治理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