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金融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24日 星期

评说网络热点感悟女性角色


杜新红

近来,网络曝出“13岁网瘾少年锤杀父母”“深圳父母虐童”等事件。频发的事件让我们在痛心、震惊、愤怒之余不得不冷静思考。

每个事件的背后,都牵出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童蒙养正”“人之初,性本善”“教子要有义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近百年来断层,加之西方文化的侵蚀、传统文化内部的分化等,极大制约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可持续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需要父母去正确引导。而现实是太多的父母在不

懂婚姻时就步入了家庭,在不懂教育时就拥有了孩子,在不懂为人处事时就走进了社会。而心理营养不足,如身体营养不足一样,让大家病怏怏的。

特别是女性,是妻子、母亲、女儿、儿媳,或者是婆婆、岳母、祖母、外祖母。因此,女性承担着重要的社会重任。一个女人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那么她终其一生,都会无意识地寻寻觅觅,焦虑、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最糟糕的是把这种缺失传给自己的孩子。在心理学界,首次提出“心理营养”这个概念的是萨提亚学派

代表人物——林文采博士。她说:“缺乏心理营养的妈妈,永远养不出内心富足的孩子。”缺乏心理营养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呢?首先是非常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失去辨别能力,林文采用了一个特别令人信服的比喻:“一个心理营养长期匮乏的女人,就像人在沙漠中迷失了一样,3天不喝水,看到1瓶有点儿脏的水,她稍作犹豫会喝下去;7天不喝水,看到1瓶哪怕写着有毒的水,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这是因为一个女人在最早的时候,她的心理营养主要是来源于“重要他人”,一个女人如果心理营

养匮乏,那么当她遇到一个能给她心理营养的“重要他人”时,往往非常容易失去辨别能力。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些女生被渣男百般折腾,却还飞蛾扑火、一往无前。而每个人最早的“重要他人”往往是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孩子一生都会寻寻觅觅,在人际关系中处处碰壁。

要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首先要有一个具有幸福感的妈妈。要成就幸福的家庭,要拥有一个具有幸福感的妻子(儿女)。要开心快乐,需拥有让自己开心快乐、幸福的能力。女性朋友们,加油。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