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何曦悦程思琪
——全球顶尖科研力量扎堆,上海共有外资研发中心444家;
——外资企业落户步伐加快,在沪外资企业达5万多家;
——外资机构能级不断提升,跨国公司总部达677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
在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中,这串“456”数字令人印象深刻,成为开放高地上海不断更新发展的有力佐证。“魔都”的魅力并不止开放前沿的海阔天空,更有内外联动不断释放的“上海磁力”。
外资入驻驶入快车道
5万多家外资企业已在上海安家落户,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今年1月~2月,上海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增长58.6%、14.3%。
仅看备受全球瞩目的机器人制造
这一个领域,近期就在上海亮点频现。机器人巨头发那科集团4月4日宣布,将在上海宝山投建新的“超级智能工厂”,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将成为其在日本之外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另一巨头ABB集团表示,将投资1.5亿美元在上海康桥新建一座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超级工厂,预计2020年年底投入运营。
近期,还有一批重量级外资项目即将在上海开工,包括投资额10亿美元的英威达己二腈项目,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西门子诊断工厂等。这些工程项目不仅投资体量大、能级高,更是全球各行业领先科技水准的代表。
研发联动形成创新合力
对外敞开大门,对内联通互动。444家外资研发中心落地,带来的是创新动能指数级提升、中外科研生力军携手共进。
人工智能岛“岛民”之一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近日宣布开启“首
批意向企业招募”,申请成功的企业团队将在实验室内与微软工程师并肩工作,实现从技术到产品市场化的转变。
“中国尤其是上海已成为全球医疗健康创新热点地区。”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表示,JLABS将与多机构合作,共同打造以上海为中心的创新枢纽。
“外资研发经历了从应用型研发到自主研发,再到现在开放型创新的过程,对于带动本土的创新力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总结道。
能级提升共同辐射长三角
汇聚677家跨国公司总部,外资进驻的数量在提升,上海利用外资的结构
也在优化、能级在提升。不少企业近期透露,外资爱上海,更爱这里能够联动的广阔市场和无限机遇。
“我们在上海布局,看中的是上海成熟的营商环境以及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完善的生态圈,在制造、医药、金融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洪小文说,“我们希望微软能够与上海、与长三角、与中国实现深度有机的结合。”
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最新数据,外资企业以约占全市2%的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市20%的就业、27%的GDP、33%的税收、60%的工业总产值。未来,外资企业不仅能深度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更有机会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中。据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