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智勇)每年四五月份,我市部分区域会出现漫天飞舞的飞絮。不仅带来环境卫生、火灾隐患等问题,还会使人身体健康产生不适。为做好飞絮防治,抑制或减少飞絮发生与发展,我市今年加大防治力度,漫天飞舞现象将得到缓解。
飞絮是杨树等植物承载种子的载体,是杨柳科植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雌性杨树产生杨絮,在空中飘飞寻找生长地点,是飞絮产生的原因。每年春天,飞絮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不但经常飞入行人的眼睛、鼻孔,使人们感觉不适,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过敏的人群,接触飞絮导致皮肤过敏,出现红疹和瘙痒等。
我市要求绿化部门及各区结合春季绿化,对杨树进行修剪,剪除多余枝条,控制飞絮量。在我市杨树飞絮盛行期(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结合扬尘治理,使用高压水枪喷水降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在杨树飞絮后的40天左右,抑制花芽分化和次年飞絮形成,减少来年飞絮量,效果明显。
同时,我市市区内新建绿化工程将尽量不再使用杨树,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地生长、又无污染的树种,并有计划地逐年淘汰杨树雌株,更新优良树种,科学配置植物,增加园林树种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品种引起的生态灾害。市区外围河流、道路、农田林网等生态廊道绿化建设选用杨树的,要把好选苗关,杜绝使用雄株杨树,从源头上解决飞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