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林杰
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2018年度~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辉县市赵固乡凭借书画优势成功入选。这是继2008年以来,该乡连续3次获得这一国字号荣誉,标志着赵固乡在打造文化软实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多年来,赵固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书画资源优势,将文化事业同发展经济并重,以经济保障文化发展,通过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群众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文化赵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底蕴深厚,书法人才频出
赵固乡的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1951年在赵固村出土的“燕乐射猎图刻纹铜鉴”生动描绘了战国时期贵族宴乐射猎的情景,涵盖了中国美术、建筑、礼仪等重要文化史料。时代延续,笔墨传承,康熙年间,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都察院左监督御史马希爵赋闲回乡,开始引领赵固乡书画之风。
在悠久的文化底蕴的影响下,该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书法艺术人才,他们传承书法文化,为该乡书法文化艺术打下了深厚基础,影响和推动了赵固乡书
画艺术发展。该乡现有书画协会会员350余人,其中,国家级书画会员6人,省级会员22人,他们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画作品展览,获得多个奖项,其中,杨文中的国画《秋寒》获原文化部银奖。在浓厚的书画氛围的熏陶下,赵固乡也涌现出一批农民书画家,他们放下锄头拿起画笔,描绘着多彩人生,成为赵固乡书画事业的传承人。
“在我们这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中小学生,无不对书画艺术充满热爱,正是他们推动了赵固乡书画艺术事业不断发展。”谈起该乡的文化事业,赵固乡党委书记侯峻岭自豪地说。
政府主导,书画事业繁荣
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该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多年来,赵固乡党委、政府坚持把书画艺术事业作为一项文化工程、育人工程、产业工程来抓。为切实做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该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侯峻岭为指挥长,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秉宇为副指挥长的创建活动指挥部,制订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书画艺
术事业发展,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文化大乡既定的目标,我们每年都会做大量的工作,为创建工作夯实基础。”该乡文化站站长吉财广介绍。近年来,该乡举办各类书画培训活动80余场,累计投资30余万元,在全乡30个行政村制作了近万米书画艺术墙,充分展示了赵固乡书画爱好者的风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注重传承,书香氛围浓厚
2018年5月23日,赵固乡中心校举办“党在我心中红色百千万大书法进校园”启动仪式,学生在书法家的指导下,现场练习硬笔书法。
而这只是该乡开展书法教育和普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每年都会组织书画老师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通过培训全面提高群众的书法水平及书法素养。为了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博采众长,该乡书画协会先后组织会员到洛阳市“牡丹花第一村”、民权县“画虎专业村”等地参观学习,到获嘉县、新乡县、凤泉区、原阳县等周边县(市)、区与知名书画家进行交流。
每年春节前夕,赵固乡都要精心组织开展义写春联活动,书法爱好者当场挥毫,免费为群众书写春联。这一连续
举办多年的活动,既是节日前送温暖的重要措施,体现了该乡党委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爱护,也为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提供了广阔平台。
产业发展,书画经济惠民
如今,无论是走进酒店、饭馆还是办公场所、居民住宅,你会发现本土书法家、画家的作品已经成为群众最喜爱的装饰元素。“书法艺术不仅丰富了赵固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新时代鼓舞全乡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精神力量。”侯峻岭说。
据粗略统计,2017年,赵固乡书画产业创产值上亿元,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人从事书画相关工作。为全面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赵固乡正按照规划,以“燕乐文化”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一区一园一线一海”文化产业工程,即中部赵固新镇文化创业园、北部赵固“燕乐文化”生态游园、东西部的沿石门黄水河文化旅游专线和南部“共海”旅游区。
天开文运谱华章。如今,爱书法、懂书法、练书法的风气在赵固乡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蔚然成风,赵固人民正伴着全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节拍,谱写文化建设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