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11日 星期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积聚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王海玲

聚焦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改革之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聚发展新动能。”在刚刚闭幕的全市两会上,市长王登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我市改革开放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能。

春光明媚,正是大干快干的大好时节,如何落实好全市两会精神,将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他们的声音,是奏响城市发展美好乐章最动人的音符。

深化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市县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

局委声音:

市委编办: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为统领,按照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着力破解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按照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预案安排,周密考虑各方面因素,精心做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纳入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同时,做好机构改革评估验收工作和总结工作。扎实推进乡镇(街道)

机构改革,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综合设置基层审批服务机构;整合基层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大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努力构建简约高效的乡镇基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及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党中央及省委要求,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筹制定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确保改革整体推进,落实到位。稳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对具备条件的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稳步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国家级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动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局委声音: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是国务院推行的“国庆70周年”献礼工程,是一项政治任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我市按照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全力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加入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使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深化全市“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优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向企业、群众和社会提供项目完备、流程简约、服务规范、高效便捷的政务

服务。2019年年底前,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7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全面推广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成果,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高效便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简政放权、规范行为、提高效率、树立形象四个目标,从事项进驻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窗口授权标准化、服务指南标准化、信息公开标准化、咨询接待标准化、业务办理标准化、部门协同标准化、服务环境标准化、监督评议标准化10个方面,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规范,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做好局委属国有企业及市公交总公司等企业公司制改革。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

局委声音:

市财政局:

2019年是我省三年国企改革攻坚的收官之年。今年,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规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持续深化企业治理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改革,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扎实的改革成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统一部署,我市建立了2019年决胜国有企业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台账。台账共涉及8个方面90户(次)企业改革内容。一是完成18户企业公司制改革;二是推动1户企业兼并重组;三是完成5户新设及推进两类公司试点改革;四是完成3户企业压缩企业管理层级;五是落实20户企业党建工作进章程工作;六是完成12户企业建立健全董事会机构设置;七是落实19户国有独资公司向出资人报告工作;八是完成12户企业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23

户(次)企业改革任务。其中,我市18户公司制改革企业中,包括2户市属企业、9户局委属企业、4户市属企业的下属企业、3户县(市、区)属企业。根据市政府授权,企业主管部门对所属局委属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主管部门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组织实施局委属企业改革工作,制订改制方案,组织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相关工作。我市“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共涉及国有企业22家,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先完成移交、后维修改造”的原则,所有涉及企业均已经签订了分离移交协议。2019年的重点任务是完成“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工作,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维修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移交方和接收方协商确定职责界面和配合事项,并通过协议予以明确。

扩大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招商力度,强力推进“一招四引”,在大数据、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智能家电、装配式建筑、现代纺织、机器人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再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确保新开工3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00个以上。扩大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开放。要创新招商方式,把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厂房建设、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基金设立等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新城招商、园区一级开发招商作为对外开放的战略工程实施,开展“回归工程”等专题招商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落实人才政策待遇,着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局委声音:

市商务局:

要紧紧抓住开放招商提质增效不放松,大力开展“一招四引、六大专项”招商年活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六大专项”决策部署,重点突出京津冀地区招商和郑新融合产业招商,紧盯产业链的终端、价值链的高端、创新链的前端,着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强链延链项目,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郑州产业转移。同时,适时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武汉、西安等重要地区和

重点城市开展驻地招商活动,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举办专题招商对接活动,全年精心组织办好5次以上专题招商活动。要积极利用各种招商平台,重点开展外资项目招商,精心筹备参加好“9·8”厦门投洽会、豫港澳经贸交流活动、豫台经贸交流活动等大型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大委托招商的力度,通过香港中原发展促进会等合作单位,邀请客商来新考察、对接洽谈外资项目。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围绕我市先进制造业

专业园区和“六大专项”部署,选取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绿色化、智能化的招商项目,重点推进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一汽凌源中重型卡车项目、三一集团装备式建筑智能工厂项目、浙江万向智能铸造和模块化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深圳天安高端智能装备园区项目等一批投资强度大、引领作用强的重大招商项目,确保全市新开工3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0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造开放平台,办好第二届高博会、新乡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打造对外开放的高端平台、展示新乡形象的靓丽名片。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中欧班列、新日韩铁海联运国际班列“一体两翼”的国际陆港,引导制造业开展跨境贸易,加速融入“一带一路”。

局委声音:

市商务局:

要紧紧抓住打造开放支撑平台不放松,努力申建河南自贸区联动发展区,依托平原示范区,积极申建河南自贸区联动发展区,积极开展河南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在承接河南自贸区改革红利、建设经验、创新成果方面先行先试,深化“放管服”领域改革,争取在大健康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入驻。积极推动新乡综合保税区(B型)建设,依托经

开区产业和区位优势,按照国家、省申建综合保税区的条件规定,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积极协助海关做好申建综保区的选址、规划编制、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等工作,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年内有突破性进展。服务协调中欧班列发展,依托经开区现代公铁物流园,推动建设集仓储服务、物流配送、综合信息服务于一体,涵盖口岸、港口、进出口交易中心、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物流园区等内容的现代物流基地,申

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设立中欧班列(新乡号)运营平台,努力打造“一园两港四中心”的基本布局。扶持一批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发展壮大,依托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乡园区,重点推进红旗区跨境贸易产业示范园、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经开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平原示范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