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8日 星期

特色铸品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卫辉市高级中学坚持特色办学初探
梅新民文/图
校领导班子和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合影优秀共产党员合影

卫辉市高级中学始建于1978年,历经41个春秋,凭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执着精神,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县级三类学校逐步成长为新乡市级示范性高中。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卫辉市高级中学坚持以“变”求“新”,以,以内涵促发展,班级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普通班发展到今天的高考研究实验班、普通班、艺术班、卫星班、网教班等不同特色教学班48个,在校生3000余人,高考成绩连年提升。近5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新乡市普通高中成长性评价优胜单位”“新乡市支教先进单位”“新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新乡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特别奖”“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卫辉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改革创新开启特色办学之路

过去,卫辉市高级中学存在底子薄、生源差,教学质量跟不上,每年学生流失严重,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对此,现任校领导班子主动“把脉问诊”,积极查找问题根源,梳理出了“目标不明、人心不齐、动力不足”的“病理内因”。学校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靠质量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强管理促进步”的立校之本,确立了“以人为本,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立校,走实改革发展路”的办学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明确了“两年苦干打基础、3年立稳初显效、5年同类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同时,确立了“多元化办学、多元化教学、多元化促学”的教学方针和“把后进生变成合格生,把合格生变成优秀

生,把优秀生变成尖子生”的育人方针以及“尊师尊知、善学博学;重德重品、求是求实”的校风。以此为指导,坚持“三驾马车”齐拉动。一是筹措资金,改善办学环境,让师生感到舒心。二是完善机制,加强人文关怀,让师生感受到校领导的关心。三是强化课改,着力提升教学成绩,让师生拥有信心。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求实的工作思路,使广大师生有了方向和动力,心齐劲足的局面初步形成。

党建引领奠定特色办学之基

学校坚定落实“党建引领、廉政护航、法规保障、特色立校、教学支撑、工会促进”的工作总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新方法、新路子。该校坚持每年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安全暨平安建设、工会代表大会“五大”专题会议,并根据阶段性任务,分类召开若干次推进会,奏响了一曲曲“一个支部就是一面红旗、一名党员就是一盏明灯”的旋律。抓学习,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进行自我学习和集体学习,班子成员轮流上党课、讲心得;为每名党员建立组织档案;开展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廉政谈话会;带领全体党员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校内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建机制,强化以制度管人。建立了职、责、权清晰明确的主管负责制和重大事务集体决议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评议、考核与监督体系,促使党员干部做到严以律己、自律自警。转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推行班子成员校园每日必巡制度,变“坐班领导”为“行动指导”。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爱心补课辅导团队,发挥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科学管理夯实特色办学之本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学校按照“能力水平强、素质品位高、精神状态好、工作作风硬”的目标,为了打造一支富有特色的学者型、奉献型教师队伍,实行刚性的纪律管理与柔性的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融纪律约束、制度激励、人文关怀于一体,做到“人格上尊重、政治上关心、纪律上要求、业务上指导、生活上照顾”。重大决策制度必先征求一线任课教师意见,把政策、决策宣传下去,把心声、呼声带上来。实行弹性坐班制,既给教师机动时间进行备课、处理班务、学习“充电”,也不断完善《高级中学教职工百分制量化考评体系》,坚持每学年评选优秀班主任、十佳教师。同时,“三八”节教师体检、教师节模范表彰、中秋节双职工座谈等活动从未间断。教师或家属生病住院,校领导班子必去看望;教师加班、支教,校领导必去慰问,让教师因为努力工作而受到尊重。持续推进以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近5年,每年开展教师全员参与的作课大赛、“一师一优课”等活动,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各级各类骨干培训和外出考察,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仅2018学年~2019学年,先后组织开展了以“三课同流展风采,切磋教学共提高”为主题的教师展示课、优质课、汇报课和“新教师、新风采”青年教师过关课,举办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派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学习能力指导师前沿培训。教师王淑强援疆支教圆满结束后,张玉江老师再赴新疆支教,将卫辉市高级中学教师大爱洒向边疆。多措施落实以人尽其才为目标的教师资

源合理配置局面。尽力让每一名教师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对中层干部及时调配,定岗定责;对热爱教学研究、有能力和精力冲在高考第一线的教师,放在高考研究教学部;对普通班的学生四分教六分管,大胆启用敢于管理、责任心强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对体艺部的学生,学校实行以老带新,让个性鲜明和有艺术天赋与能力的新老教师搭配,共同教育。

多彩文化铸就特色校园之魂

走进校园,处处都彰显出年轻而又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在全校推行班级“早诵一篇传统美文,晚唱一首红色歌曲”活动。卫辉市学校国防教育基地在该校设立。打造“书香文化”。学校拥有藏书十几万册的图书馆和清新雅致、设施一流的阅览室。建立有学生会、记者团和文学社,创办有广播站、《卫高教育》和《今朝报》一站两报刊。不定期开展读书征文、名作分享、古诗词吟诵、竞赛演讲等活动,提高师生读书热情,陶冶情操。重视“传统文化”。每年邀请文化学者、励志专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感恩励志教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道德讲堂”、爱心公益组织“妈妈沙龙”等活动。学校还先后承办了卫辉市戏剧进校园、根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三届。校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魏绵信、高振宇等9名同志勇抓歹徒,向社会展示了新时期教师的风采。学生彭辉被评为新乡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另外,邀请专家团队根据学校现状设计最美校园,修建现代化的操场,建设小而美的师生德育中心,为所有教学、办公场所和学生寝室加装空调,为每间教室配齐先进的教学一体机设备。开办年级、班级园

地专栏,张贴学生日记佳作,展评学生优秀作业,刊出丰富精美的手抄报,公开优秀学生名单和照片等,力争让每个学子有机会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激发内心的成就感、自豪感。

百花齐放结出特色办学之果

坚持“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校实际,在办学方面,坚持以保障普通升学为主,同时积极探索体育艺术类和职普融通类办学新途径,为学生打开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平台与空间。在教学方面,不搞标新立异和“一刀切”,强调“师生共同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既注重传统教学模式,也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促学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师徒结对、年度优质课竞赛、设立教学质量奖等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每年教师外出学习培训80人次,占教师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课题一等奖2项,新乡市级课题一等奖20余项。推行“1+3”帮带机制,每名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分别帮扶一名以上贫困生或学习提升空间较大的学生、“问题生”。同时,严格落实教学责任。坚持上好“三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年青教师过关汇报课;开展“三比”,即比班级整体管理,比单科教学效果,比年级总体成绩。建立“一主两翼”的高考升学渠道,即以普通类高考为主,体育艺术高考和职普融通高考为辅。分类抓好高考研究教学班、卫星班、101网教班、普通班、职教班以及艺术班教学与管理,取得明显效果。近年来,每年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18年,普通类本科上线336人;体育艺术生本科双过线105人,整体升学率超过50%,初步实现了“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培育目标。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