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8日 星期

立足社区“小舞台”为群众排忧解难


——记牧野区荣校路办事处二十二所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退役军人田运保

本报记者孙保军

田运保,在部队服役22年期间,先后被军、师、团部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学雷锋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还被沈阳军区颁发过“学雷锋铜质奖章”,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2002年,到牧野区荣校路办事处二十二所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因工作突出,该社区先后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河南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被我市评为“平安文明和谐五星级社区”,被市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市级卫生小区”,被牧野区委评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先进单位”等。

17年来,田运保始终把“居民选我当主任,我当主任为居民”作为工作信条装在心中,坚持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开创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以开展党员积分活动为基点,筑牢党的基础根基工作的先例。他以化解居民纠纷为抓手,扎实做好全社区的社会稳定工作;立足社区小舞台,以现身说法为活教材,为军队输送40多名合格人才。他本人先后被河南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能手”“优秀人民调解员”,被中共新乡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被市司法局命名为“金牌人民调解员”。

在基层党建工作上,他勇当“垦荒人”

田运保自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立足社区党建工作实际,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特别是在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从摸索“人员层次化、管理制度化、工作属地网格化、各项工作注入人性化、联络保持常态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到社区流动党员实行的“一台账五项制度”管理工作法;从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社区党员”的社区党建工作网格化新模式,到在社区党

员队伍中落实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制度,使社区的党建工作逐年、逐步上台阶。特别是在2014年全市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中,他创新的在社区党员管理教育中,采取“一卡四评”的方法(一卡:社区党员服务积分卡。四评:党员个人自评、小区负责人点评、居民代表议评、每半年党支部考评一次),年底进行总评,结果公示,来提高社区党员为居民服务的水平。要求社区的每一名党员,以居住地为基点、以辖区为半径、以岗位承诺为前提、以服务卡为依据,开展便民利民的各项活动。使党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装民,使居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解决了社区党员“失位”的难题,使社区的党建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2015年1月22日和26日,新乡日报社分别以“服务积分卡,架起党员与居民连心桥”“制度创新是解决党员‘失位’难题的良方”为题,先后两次报道了该社区党支部如何创新地做好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做法。2017年3月,以纪录片的形式,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展示。2018年7月,他又在全市党组织书记培训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为居民解忧时,他争做贴心人

田运保在社区工作的17年来,始终把“居民的事就是我的事”记在心中,坚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把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事和满意的事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辖区居民徐龙平是一名曾参加过对越作战,并荣获三等战功的退伍军人,因企业改制下岗,他不找组织找市场,自己到距家不远的菜市场当了一名送菜工。后因徐龙平年龄偏大被菜市场辞退下来,再次失业。田运保到菜市场买菜,看到他正蹲在市场门口焦虑地一直抽烟,就主动和他攀谈起来;得知他又一次失业后,就及时登门走访,主动为他办理了《就失业登记证》,申报了4050人员公益性岗位。半个月后,田运保和办事处工作人员联系好城市协管员的岗位后,通知徐龙平时,他动情地说:“我一个下岗失业人员,政府能这样关心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在化解邻里纠纷中,他愿做热心人

二十二所社区是一个从城乡接合部转化为主城区域的社区。17年来,田运保始终把“化解社区矛盾纠纷,营造和谐辖区环境”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工作主题的指导下,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依据辖区的自然情况,首先成立了以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单位保卫部门领导和服务队为主体的调解队伍,把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单位保安、物业公司庭院院长、楼组长、单元组长及社区民警集聚到网格之中,在辖区健全调解网络。其次,他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讲解调解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剖析调解成功案例,将自身感受进行现身说法,来提高调解人

员的素质,为辖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打牢“第一道防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运用辖区封闭管理的优势,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他采取社会筹一点儿、社区出一点儿、居民补一点儿的方法,先后对辖区的12个居民庭院安装了摄像头,实现了辖区全覆盖、无缝隙的网络管理模式。最后,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至两次调解人员工作会议,坚持每月进行一次至两次深入到辖区各庭院进行走访,及时掌握社区居民身边的各种问题。通过层层调解网络,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各类矛盾纠纷,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其中,调解“十二个手印”案例被河南省司法厅采播。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他力担“说理人”

军队的基础是士兵。作为工作在城市社区的一把手,田运保始终把向部队输送高素质兵员的重要职责扛在肩上,扎扎实实做好征兵工作。每到征兵季,他按照自己摸索的“一宣两关三清”(“一宣”是宣传教育,“两关”是兵役登记关和兵员政审关,“三清”是兵员家底清、兵员社会关系清、兵员数量清)的工作方法,去亲自抓、亲自管。对有思想困惑的适龄青年及家庭成员,他就现身说法,让对方打消顾虑。每逢节假日,不管工作再忙,他都不会忘记对辖区现役军人家庭进行关心和慰问,同时,把生活困难的军人家庭列入社区年度救助对象。17年来,他先后为部队输送兵员40多名,有的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转了士官。截至目前,田运保还有两名亲人在部队服役。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