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苏洪峰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落实‘六稳’
要求,精准施策,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8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完成了年度主要目标任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经济工作作出部署,绘就了宏伟蓝图,美好的愿景催人奋进。
强化
运行调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监测预警,强化要素保障,搞好企业服务,确保工业平稳运行。发挥各类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和运营。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政府扶持资金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国家、省各项决策部署,及早谋划部署全年稳增长各项工作,1月22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季度经济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市长王登喜就如何实现首季“开门红”进行了专题部署。2月21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季度计划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338个,总投资874亿元。2月27日,召开了全市1月~2月经济形势分析和运行调度例会。2月28日,召开了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同时,对郑新融合、自创区、百城提质、乡村振兴、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通过一些重要举措,确保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1月~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从当前工业和农业生产、投资和项目建设、消费、金融、房地产、就业等运行情况看,延续了近年来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对照目标任务,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市将加压奋进,确保全市经济社会高质快速发展。着力稳定投资增长。抓好“1583”重大项目行动计划,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民生改善五大领域,实施80个重大项目,累计投资30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力争A、B两类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260亿元。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聚焦交通、能源、水利、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动态建立在建、新开工、前期推进、谋划、特重大、创新驱动6大项目库,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抓好经济运行。把稳增长
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坚持月监测、月调度、季分析等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工业用电量、交通运输量、银行存贷款、房地产、企业订单等先行指标的监测分析,强化精准调度,确保经济运行不大起大落,全年平稳健康运行。紧抓工业生产不放松。建立健全企业问题月度收集、问题台账管理、问题跟踪回访、定期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有市场有需求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壮大金融市场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省市重点项目、优质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资金投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做好银企合作,梳理融资需求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积极引入保险资金投入。深化改革释放活力。认真落实便利投资十二条新政,全面落实项目在线审批统一代码制度,建立健全线上并联办理机制,推动审批“一网通办”。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多评合一”“区域评估”创新管理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三十五证合一”“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落地。
局委声音
市发改委主任张文慧:没有项目做支撑,再好的思路也落不了地,再美的蓝图也难以实现。市发改委作为全市项目建设的牵头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的工作理念,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高质量的项目上。要更加注重项目谋划,建立动态项目库。聚焦“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建立了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库;聚焦郑洛新
国家自创区新乡片区建设,建立了创新驱动发展项目库;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立了基础能力项目库;聚焦郑新融合发展,建立了新型城镇化项目库。要更加注重项目争取,多渠道上项目。争取国家政策上项目、开展“一招四引”上项目、激活民间投资上项目。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全力以赴促进度。坚持周例会活动、月集中开工活动、月
讲评活动。要更加注重项目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资金、土地、环保等要素保障,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奖惩机制。面对发展机遇,时不我待。全市发改系统将牢记初心、铆足干劲、全力以赴,以高质量的项目奋力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决胜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扩大有效投资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第一季度,我市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牧野大地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1583”重大项目行动计划,坚持周调度、月讲评、季检查、半年观摩、年底总评等机制,推动新上项目开工,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推进竣工项目达产。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75个,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18个,完成投资770亿元以上。加快氢能产业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纳米空心硅产业园、新乡化纤超细旦氨纶纤维二期、心连心年产2×20万吨双氧水及产业升级、孟电兴迪内高压智能成型液压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中纺院绿色纤维三期项目建成投产。
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提振了士气,鼓舞着全市人民的干劲。
2019年,我市第一批省考核重点项目46个,其中计划竣工项目3个,续建项目29个,拟开工项目14个。46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951.4亿元,年度投资目标257.5亿元,1月~2月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5.9%,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前两个月无计划开工项目,平原示范区平原医院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永恒亿威年利用12万吨秸秆炭气多联产项目、中原国印文创产业园项目将于近期开工。
2019年,我市第一批市重点项目113个,其中计划竣工项目33个,续建项目56个,拟开工项目23个,前期项目1个。113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882.1亿元,年度投资目标223.6亿元,1月~2月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完成投资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8.3%,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前两个月拟开工项目5个,实际开工项目6个,分别是辉县市弹簧园、中科
启原中科阳光小镇(二期)、河南金水国际贸易中心、经开区水系综合利用PPP、平原湖一期提标改造、原阳县中医院精神及老年病综合病房楼建设6个项目。
2019年省考核新开工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任务68项,截止到2月底已完成38项,完成率55.9%,超额完成省定一季度30%的目标任务。
局委声音
市大项目办主任谢如庆:整体上看,各县(市)、区对实施重点项目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大,机制措施较为完善,普遍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人马、一体服务、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这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保
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既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住了重点项目建设就等于抓住了加快发展的牛鼻子和关键。尽管我市省重点考核项目位居全省第6位,但与其他先进地市相
比,在项目谋划和储备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谋划和储备好重点项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有谋划和储备更多的高质量项目,才能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长流水不断线。
发展
实体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也是新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引导民营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民营企业在创新、转型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倾情倾力服务,为企业当好“保安”、做好“保姆”,帮助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2018年,我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工业运行“质”“量”稳中有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工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工业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果,工业发展环境有了新改善。特别是大力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召开19次企业服务周例会,成功解决了81家企业的100余个问题。
市企业服务领导小组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对2019年企业服务工作作出部署。
进一步跟踪推进企业问题解决。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归纳梳理、分类汇总、建立台账,明确承办责任单位、牵头负责人与办理
时限。县级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交企业所在县(市)、区政府予以解决;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一般问题,由市企业服务活动办召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复杂问题,由常务副市长或主管副市长召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重大问题,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协调解决。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各项问题,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坚持开好企业服务周例会。由市企业服务活动办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以及成员单位解决问题进展情况,每周筛选一批重点和典型问题报有关市领导,在周例会上集中研究解决。充分发挥周例会作用,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坚定的决心、过硬的措施和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切实打响新乡投资高地的名片。
继续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工作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家座谈等方式进一步明确企业家培训需求,持续开展“请
进来”“走出去”培训、企业观摩交流、政策宣讲,进一步开拓企业家视野,提升企业家综合素养,培育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勇于开拓创新、诚信守法经营、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家队伍,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体系。指导各县(市)、区健全完善领导分包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沟通协商制度、企业服务周例会制度、企业问题台账管理制度,做到企业诉求有渠道、办事有平台、困难有人帮。充分发挥涉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作用,及时准确掌握、研判并快速应对各类风险,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
积极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问题。落实与工商银行新乡分行、邮储银行新乡分行的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政银企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会同市金融局畅通银企沟通交流渠道,有效化解产业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帮助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和治理水平,破解企业发展环保瓶颈。
局委声音
市工信局局长杜家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工业立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市工信系统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部署,逐项学习领会。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痛点难点,谋划
实施“13333增彩工程”,即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这一“中国制造2025”新乡实践主载体,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为主抓手,突出抓好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三大融合”,加快推
动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现代纺织“三大专项”,持续实施企业培育、开放合作、优化环境“三大行动”,着力调结构、转动能、强素质、优环境,努力保持工业稳中有进发展好势头,以工业经济新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