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教育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4日 星期

“育才方案”助成长


□本报记者秦保树通讯员张祥海贾崇华

中小学如何减负?市育才小学有高招——

减负年年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中小学生负担越减越重。如何破解这一怪圈,近日,市教育局在市育才小学明德校区报告厅举行主题为“减负——回归教育初心”的第八届新乡市中小学校长论坛。市育才小学一校5区几位校长详细阐述了学校减负“育才方案”,他们以减负不减质为原则,做好“增效提质,减量分层,减重增服务,加趣不加压,做好加减法”23字诀,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与会人员及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树正,苏绍彬、刘建学,冯建等领导,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肖广军、王郁雯、茹国军等专家,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基础教研室主任及中小学校长,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任等近500余人出席了论坛。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绍彬致开幕词。他说:“本届论坛,我们将以市育才小学为样本,围绕‘减负’

这一话题,从理论上探讨学生减负的新理念,从实践上探寻减负的新举措,为切实落实减负目标寻找新方法、新动力,用新理念、新举措指导全市教育减负工作,努力用高质量教育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

市育才小学校长李志刚作《为心灵减压为教育减负》主旨发言。他认为,减负就是不要求学生做那些连我们自己都不愿做也做不到的事儿,不把超越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事儿强加给他们,耐心守候,静心陪伴。市育才小学所做的“减负”工作,就是源于最朴素的追求,最真挚的情感——让学生快乐地做学生,让老师幸福地做教师。市育才小学“减负”从作业开始,科学合理,分层精选。布置作业时,在“质”上狠下功夫,有效地避免无效作业。

此外,教室里精心准备了学生储物柜、饮水架等,学生不用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了,储物柜里是各科的学习用具等,这些大处着眼、细节入手的一系列举措,从身体、心理上为学生全面“减负”。书包“瘦身”了、

作业精简了,学生身心自然愉悦。

李志刚说,减负工作真正想取得突破,观念更新是前提,学生发展是目的,教师素质是根本,科研兴教是动力,课堂教学是核心,掌握学情是基础,规范办学是保证,评价机制是导向,配套措施是关键,社会实践是平台。

市育才小学副校长杨丽在《打造高效课堂切实减负增效》发言中指出,减负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达到“减负”不“减质”的效果。她从“强师资,重校本,抓高效,展风采”四个方面,实现了“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结合。

市育才小学副校长李丽丽从学生特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发,以《特色活动显个性减负增效助成长》为主题,阐释了“减负”工作中的新思想,新成效。学校以活动载减负,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加‘趣’不加压”。

市育才小学明德校区校长王鹏以《做好教育加减法展现智慧创造力》

为题作典型发言。

市育才小学丰华校区校长杨慧详表示,以“小、时、近、趣、新”为原则开展的丰富多彩活动,让学生乘着“减负高效”之舟到达“健康快乐”的彼岸。

河南省教师发展评估院执行院长、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办公室主任肖广军作专家点评。他对此次论坛的高水准、前瞻性给予高度评价,对市育才小学“减负工作”的实效性给予充分肯定。

最后,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学作总结发言。他说,减负是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市育才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特色活动等方面处处渗透着“减负”的新思路、新举措,成绩十分显著。他呼吁:我们要减去教育的陈旧与功利,保守与刻板,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地办教育,恢复教育的本原、本位和本真,为我市教育持续、科学、均衡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汗水。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