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胜 宋玉涛 高亚洲
2月15日,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例会召开,部署今年我市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任务。市委书记张国伟强调,要抢抓机遇,抓住重点,完善机制,整合力量,持续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向纵深突破。市长王登喜主持会议。
健全推进机构,完善推进机制
按照《中共新乡市委关于成立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及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委员会办公室立即起草了《中共新乡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关于明确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及相关事项的通知》,经委员会领导审阅后于2月22日下发。文件明确细化了委员会办公室领导架构、成员组成及工作职责,对各县(市)、区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进一步健全郑新融合工作推进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确定了委员会办公室周工作例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参加人员,并就抓紧配强办公室干部队伍进行了强调。文件下发后,委员会办公室先后于3月1日、3月8日、3月15日、3月20日召开了4次工作例会,并积极为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例会作准备。在3月1日的工作例会上,委员会副主任高历行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确定为十二个字:研究、指导、联络、协调、督办、推进,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精辟阐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总结改进例会开法,委员会办公室又于3月13日召开了郑新融合交通道路专项工作座谈会,委员会副主任高历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文慧、常务副主任田子超同大家一起建言献策、分析点评。1个多月以来,通过健全推进机构,完善推进机制,促进了委员会办公室各项工作顺利起步、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紧盯规划编制,抓紧出台文件
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委员会办公室紧盯郑新融合发展中重要的“四个规划”进展情况,抓紧出台了两份文件。
紧盯《新乡市郑新全域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展情况。2018年,我市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新乡市郑新全域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多次调研座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经市四大班子领导审定后,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以正式文件呈报省委、省政府。该规划现已由省领导批转省发改委研究并提出意见,目前,省发改委正在征求省直部门、郑州市的意见。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意见》从8个方面27项内容对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方法路径、任务分工等进行了明确阐述,这对当前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郑新全域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对此,高历行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研读,对之前编制的《规划》中与《意见》不尽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补充修改、完善提升,然后呈送
委员会各位领导最终拍板确定,力争今年获批并印发。
紧盯《郑新产业带空间规划》进展情况。按照工作安排,该规划招标已于3月15日开标,下一步,委员会办公室将督促编制单位抓紧开始调研,力争在今年6月底以前拿出初步成果。该规划的编制成果,将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及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基础依据,也是郑新产业带用地保障能否列入我市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前提。
紧盯《新乡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发展规划》进展情况。南太行文旅康养带是我市确定的3个经济带之一。按照市领导推进编制工作的要求,目前,该规划已完成资料收集,市直有关部门及县(市)、区工作专班已经成立,编制团队初步建立,正在准备商务谈判。
紧盯《沿黄生态经济带规划》进展情况。《沿黄生态经济带规划》由北京林业大学编制,多次向省发改委专题汇报,并与郑州市规划院(黄河南岸规划编制单位)专题座谈,力求与黄河南岸规划协调对接。该规划已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会,下一步将印发实施。
紧盯《中共新乡市委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郑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严格落实市委书记张国伟在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例会上的“要认真征求意见建议、讨论修改”的要求,针对《实施意见》再次充分征求了部门和各县(市)、区的意见并修改完善,跟踪印发流程工作,现已由市委、市政府以红头文件印发。
紧盯《中共新乡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关于2019年郑新融合发展工作部署》的落地细化。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后,将前期初步拟定的“十项重点工作和十个重大项目”确定为现在的“十项重点工作和二十个重大项目”,现已由市领导审定印发。
针对重点项目,开展调研座谈
市委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例会召开当天,高历行随即召开了办公室工作会议,研究落实第一次例会精神的具体措施,特别强调委员会办公室要经常深入一线,突出工作重点,开展座谈调研,真正吃透情况,切实找准问题,在强力推进工作进展。1个多月来,委员会办公室每周抽出2天时间开展调研座谈,先后到平原示范区、原阳县黄河滩区实地查看堤顶公路、控导工程建设进度,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座谈我市土地“三调”开展情况,到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了解郑新融合主要交通道路推进情况,到经开区摸透集中供水供热规划编制情况,到延津县调研新延一体化谋划推进、静脉产业园项目进展及G107东移延津线段工程施工进度情况,并对S229(胡韦线)全程(原阳县葛埠口至辉县市南关)规划道路线型及
现有道路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委员会办公室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情况,并将推进这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周工作例会的专项议题进行集中研究。
突出问题导向,确定工作重点
郑新融合,交通先行。通过1个多月来的调研座谈和3次工作例会,委员会办公室集思广益,认为交通不畅是影响郑新融合发展的最大瓶颈,初步确定了郑新融合下一步工作中应重点推进的5条主要交通道路,并建议将研究推进郑新融合主要交通道路建设问题作为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例会的议题。
新晋高速南延。项目起于我市凤泉区大块镇,向南经新乡县、获嘉县、平原示范区,至郑州与天河路相接。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统一安排,目前,省交规院正在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黄河特大桥建设模式问题,中原城市群线网规划尚未最终确定,建设时序问题。通过调研还了解到,目前,兄弟市正在积极争取在京广铁路以东建设黄河特大桥项目。为此,委员会办公室建议,我市尽快与省发改委、省交通厅、黄委会对接,预留好桥位,并将新晋高速南延项目纳入中原城市群线网规划,采用公铁两用桥模式建设郑新高速黄河特大桥。项目可采取统一设计、分段实施的方式进行。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下来,以便于开展项目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
G107提升改造。调研中,委员会办公室认为,G107为现有的我市连接郑州的一条重要道路,但在进入平原示范区后,将这一区域分割成许多三角地带。郑新融合发展,迫切需要一条如郑开大道那样的城市化通道。在当前基础上对G107进行市政化改造提升,既不需要新增用地,又不需要大量投入,是实施难度最小、投资效益最大、建设周期最短、推进条件最为成熟、实现交通先行最为明显、最能提振我市郑新融合发展信心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因此,委员会办公室建议,今年完成G107改造升级前期工作,明确其城市化道路的功能定位,采用双向8车道加慢行道的标准建设,对平原示范区段进行改线,减少其对平原示范区的条块分割,待G107东移改建完工之后立即实施,力争2021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形成郑新之间的市域化同城道路。
S229辉原线改建工程及谋划南延连接郑州花园口大桥道路项目。S229辉原线改建工程起点位于辉县市南环,途经辉县市、凤泉区、新乡县、平原示范区、原阳县,终点位于原阳县葛埠口,道路全长56.6公里,拟采用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路基宽33.5米,路面宽32米,总占地约4010亩,估算总投资29.53亿元。目前,市发改委已出具了工可审查意见,项目初步设计已编制完成。目前,花园口黄河大桥和郑新黄河桥两座桥梁同时连接G107,形成“一路用两桥”,导致两座桥梁在沟通郑新两市的
作用上未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造成黄河上宝贵的、难以争取的桥位资源浪费和G107车流量的倍增及拥堵。为此,委员会办公室已经委托公路勘察设计部门对S229南延连接郑州花园口大桥道路线形进行勘察设计论证。将S229南延连接郑州花园口大桥,将有效破解长期制约我市西部区域连接郑州的交通掣肘,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同时,委员会办公室建议,项目单位抓紧办理用地预审手续。市委、市政府同意谋划S229南延连接郑州花园口大桥项目,从原S229线路(小冀镇南部)到S101建立西侧连接线,从原G107复线(平原示范区市区段)向北穿过S229再次连接G107建立东侧连接线,会同S229线型形成H型交会,增加我市西部区域与郑州的连接,形成与G107平行的另一条通行郑州的交通要道,解决“一路用两桥”的问题。
G107新乡境改建。项目起点位于我市与鹤壁市交界处,经卫辉市、延津县、原阳县境内到达项目终点,与官渡黄河大桥北引线相接,线路全长51.91公里。该项目被省长陈润儿确定为国庆献礼工程,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森和副市长王天兴为该项目责任领导。原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该项目征迁费用实行“概算包干”,且市内土地指标费用和征迁费用缺口并未经过精确计算,土地指标费用和征迁费用可能不足。3月14日,刘森、王天兴对该项目实地调研并现场办公,现在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
郑新快速路。该项目是一条贯穿郑新产业带的重要交通大动脉,是郑新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是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郑新融合重点项目,也是省里重点关注的郑新融合项目,是我市东部区域连接郑州市的又一条重要交通要道,起点位于经三路与平原路交叉口,途经经开区、新乡县、原阳县,终点位于郑济高铁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北引线处,全长41.6公里,该路如不及早建设,将对郑济高铁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桥位资源造成极大浪费。按照市政府批复标准,市公路局已完成郑新快速路项目的工可编制、评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经开区提出的东大沙河改道和科隆大道东延的情况,需要设计单位对工可方案进行修订。二是郑新快速路不在干线路网规划。公路部门为推进工作,正在与省局沟通郑新快速路使用S227编号,争取列入干线路网规划。三是项目总占地约5438亩,其中,基本农田约2971亩。目前,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但该项目没有进行用地预审。
对此,委员会办公室建议:市委、市政府书面向省委、省政府请示,郑新快速路使用S227编号,列入干线路网规划,待省委、省政府批示后,加速推进。项目北延至S227卫辉段,以方便郑新快速路使用S227编号,成为卫辉市通行郑州的快速通道。同时,抓紧进行土地调整,以便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