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殿芳)记者昨日从农业部门了解到,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我市今年将着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市进一步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市粮食产能稳定在45亿公斤以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个以上,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争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发展行动,力争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均达到100万亩以上、优质林果种植面积达到29.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0万亩,创建生态养殖示范场30家。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做强面制品、做优油脂制品、做精乳制品、做大肉制品,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我市以争创国家、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力争今年达到10家以上。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新农民、互联网+新农村、互联网+新技术等智慧“三农”。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